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适合湖南山林养殖的品种鸡有哪些 适合湖南山林养殖的品种鸡

时间:2023-10-02 23:21:56 浏览量: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湖南山鸡养殖基地和湖南山区适合养殖什么羊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适合湖南山林养殖的品种鸡有哪些 适合湖南山林养殖的品种鸡

山林里养鸡,该选择什么鸡种

雉鸡概述 — 生活习性

1.适应侍态性广,抗寒,耐粗 生活环境从平原到山区,从河流到峡谷,栖息在海拔300—3000米的陆地各种生态环境中,夏季能耐受32℃以上高温,冬季零下35℃也能在冰天雪地行动觅食,饮冰碴水,不怕雨淋。

2.集群性强 繁殖季节以雄雉鸡为核心,组成相对稳定的繁殖群,独处一地活动,其他雄雉群不能侵入,否则开展强烈争斗。自然状态下,由雌雉鸡孵蛋,雏雉鸡出生后,由雌雉鸡带领初生的雏雉鸡活动。待雏雉鸡长大后,又重新组成群体,到处觅食,形成觅食群。群体可大可小,因此,人工养殖的雉鸡,可以适合大群饲养环境,但密度过大时,妨碍采食,常发生互啄现象。

3.拍团胆怯机警 雉鸡在平时觅食过程中,时常抬起头机警地向四周观望,如有动静,迅速逃窜,尤其在人工笼养情况下,当突然受到人或动物的惊吓或有激烈的嘈杂噪音刺激时,会使雉鸡群惊飞乱撞,发生撞伤,头破血流或造成死亡。笼养雄雉鸡在繁殖季节,有主动攻击人的行为,野生成年雌雄雉鸡常佯装跛行或拍打翅膀引开敌害,以保护幼雉鸡。因此,养殖场要求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动作粗暴及产生突然的尖锐声响,以防雉鸡群受惊。

4.食量小,食性杂 雉鸡嗉囊较小,容纳的食物也少,喜欢吃一点就走,转一老贺源圈回来再吃。雉鸡是杂食鸟,喜欢各种昆虫、小型两栖动物、谷类、豆类、草籽、绿叶嫩枝等。人工养殖的雉鸡,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配以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据观察,家养雉鸡上午比下午采食多,早晨天刚亮和下午5—6时,是全天2次采食高峰;夜间不吃食,喜欢安静环境。

5.性情活泼,善于奔走,不善飞行 雉鸡喜欢游走觅食,奔跑速度快,高飞能力差,只能短距离低飞,而且不能持久。

6.叫声特殊 雉鸡在相互联系,相互呼唤时常发出悦耳的叫声。就像“柯—哆—啰”或“咯一克一咯”。当突然受惊时,则暴发出一个或系列尖锐的“咯咯”声,繁殖季节,雄雉鸡在天刚亮时,发出“克—多—多”欢喜清脆的啼鸣声,日间炎热时,雄雌雉鸡不叫或很少呜叫

雉鸡的繁育技术 — 繁殖特点

1.性成熟晚,季节性产蛋 雉鸡生长到10月龄左右才达到性成熟,并开始繁殪。雄雉鸡比雌雉鸡晚1个月性成熟。在自然环境中,野生雉鸡的繁殖期从每年2月份到6—7月份,雉鸡的产蛋量即达到全年产量90%以上。在人工养殖环境中,产蛋期延长到9月份,产蛋量也较野生雉鸡高。人工驯化后的雉鸡性成熟期可提前。美国七彩雉鸡4—5个月就可达到性成熟期。

2.配种 野生状态下雉鸡在繁殖季节以1雄配2—4雌组成相对稳定的“婚配群”,每年2—3月开始繁殖,5—6月是繁殖高峰期,7—8月逐渐减少,并停止。人工养殖的雉鸡要掌握适时放对配种。

3.产蛋 野生状态下,雌雉鸡年产蛋2窝,个别的能产到3窝,每窝15—20枚蛋。蛋壳色为浅橄榄黄色,椭圆形,蛋重24—28克,纵径25—32.5毫米,如第一窝蛋被毁坏,雌雉鸡可补产第二窝蛋。在产蛋期内,雌雉鸡产蛋无规律性,一般连产2天休息1天,个别连产3天休息1天,初产雌雉鸡隔天产1枚蛋的较多,每天产蛋时间集中在上午9时至下午3时。

4.就巢性 野生雉鸡有就巢性,通常在树丛、草丛等隐蔽处营造一个简陋的巢窝,垫上枯草、落叶及少量羽毛,雌雉鸡在窝内产蛋、孵化。在此期间,躲避雄雉鸡,如果被雄雉鸡发现巢窝,雄雉鸡会毁巢啄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要设置较隐蔽的产蛋箱或草窝,供雌雉鸡产蛋,同时,可以避免雄雉鸡的毁蛋行为。

雉鸡的繁育技术 — 繁殖技术

1.种雉鸡的选择 建立优良的种雉鸡群,其前提条件是必须按照育种目标的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雌雄雉鸡组成种雉鸡群,经过严格的选择加上科学合理完善的饲养管理,使雌雄种雉鸡达到良好的繁殖性能,使其优良的遗传潜力得以充分的表现。(1)根据体型外貌特征和生理特征选择 所选择的种雉鸡必须具备本品种的明显特征,发育良好,体质健壮。雌雉鸡:体型大,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活泼好动,觅食力强,头宽深适中,颈长而细,眼大灵活,喙短而弯曲,胸宽深而丰满,背宽、平、长,羽毛紧贴身体,有光泽,羽毛符合品种特征,尾发达,静止站立时尾不着地,羽毛紧贴身体有光泽,羽色符合品种特征。肛门清洁,松弛而湿润,腹部容积大,两耻骨间和胸骨末端与耻骨之间的距离均较宽,产蛋量高,产肉性能好。 雄雉鸡:身体各部匀称,发育良好,脸鲜红色,耳羽簇发达直立,胸部宽深,背宽而直,颈粗,羽毛华丽,而符合本品种特征。雄性特征明显,性欲旺盛,两脚距离宽,站立稳健有力,突出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 (2)根据记录成绩选择 主要指标为早期生长速度、体重、胸宽、趾长、趾粗及屠宰率。肉用雉鸡要求早期生长速度越快越好,饲养期短,资金设备周转快,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大。肉用雉鸡体重越大,产肉越多,屠宰率也愈高,胸宽,趾长、趾粗的雉鸡体型较大。肉用雉鸡的肌肉品质也很重要,应具备鲜、香、嫩等特点。肉品质与生长速度呈负相关,生长速度越快的雉鸡,相对而言,肉质风味略差。除考虑以上各项指标外,还应选择有关繁殖力指标:产蛋量、蛋重、受精率、孵化率、育雏率、育成率等。 2.种雉鸡的配种技术 (1)放配年龄和种雉鸡利用年限 适宜的配种合群时间:经产雌雉鸡群在4月中旬,初产雌雉鸡群在4月末放入种雄雉鸡,但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方各地区雉鸡进入繁殖期的时间早晚相差达1个月。雉鸡进入配种合群时间也不同,所以应在正式合群前,试放一两只雄雉鸡到雌雉鸡群中,观察雌雉鸡是否进入繁殖期。也可根据雌雉鸡的呜叫、红脸或做巢行为来掌握合群时间。据经验,配对合群时间应在雌雉鸡比较乐意接受配种前5—10天为好,如果合群过早,雌雉鸡没有发情,而雄雉鸡则有求偶行为,雄雉鸡强烈追抓雌雉鸡,造成雌雉鸡惧怕心理,以后即使发情,也不愿意接受配种,使种蛋受精率降低。合群过晚,则因雄雉鸡间领主地位没有确立而产生激烈争斗,过多消耗体力,精液质量和受精率受到影响,同时,雌雉鸡群也因惊吓不安而影响产蛋率。 成年种雉鸡达到性成熟后即可用来配种,雉鸡用于配种年龄:驯养代数少的雉鸡一般为10月龄,美国七彩雉鸡为5—6月龄。 生产中一般留1年龄的雉鸡作种用于交配、繁殖。繁殖期一过即淘汰。但生产性能特别优秀的个体或群体,雄雉鸡可留用2年,雌雉鸡留用2—3年。美国七彩雉鸡一般利用2个产蛋期。(2)雌雄配比要合适 雉鸡的雌雄配比对种蛋受精率的影响很大。如果雄雉鸡比例高,不仅浪费饲料,踩坏雌雉鸡,而且会因争偶斗架而影响雉鸡群安宁,雄雉鸡伤亡较多,影响配种效果,如比例过低,发情的雌雉鸡容易被漏配,也会影响受精率。雉鸡的雌雄配比一般为6—8:1,可达最佳受精效果。在开始合群时,以4—5:1放入雄雉鸡,配种过程中随时挑出淘汰争斗伤亡和无配种能力的雄雉鸡,而不再补充种雄雉鸡,维持整个繁殖期雌雄比例在6—7:1。尽量保持种雄雉鸡的种群顺序的稳定性,减少调群造成斗架伤亡。(3)保护“王子雉”,设置屏障 雌雄雉鸡合群后,雄雉鸡间发生强烈的争偶斗架,此过程称为拔王过程,经过几天的争斗,产生了获胜者“王子雉”。一旦确立了“王子雉”后,雉鸡群就安定下来,“王子雉”多为发育好,体型大的雄雉鸡。为了提高受精率,要注意保护“王子雉”,树立“王子雉”的优势,以控制群中其他雄雉鸡之间的争斗,减少伤亡。保护“王子雉”不要随意往雉群中加入新的雄雉鸡,以免破坏已建立起来的顺序,引起新的拔王争斗。同时也不要轻易捉走“王子雉”。为避免“王子雉”控制其他雄雉鸡之间的配种而影响受精率,可以在配种运动场设置屏风或隔板,遮挡“王子雉”的视线,使其他雄雉鸡均有与雌雉鸡交尾的机会,增加种蛋受精率;同时,“王子雉”追赶时,其他雄雉鸡有躲藏的余地,减少种雄雉鸡的伤亡。最简便的方法是用大张的石棉瓦横立在圈舍中,每100平方米3—4张即可。(4)防暑降温 每年6月下旬以后,天气开始炎热,雉鸡性活动下降,交尾次数减少,种蛋受精率下降,此时,应采用遮荫,地面喷水降温措施,增加饲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及添加一些抗热应激药物,以提高种蛋受精率。3.配种方法 (1)大群配种 在较大数量的雌雉鸡中按1:5的比例放入雄雉鸡,任其自由交配,每群雌雉鸡在100只左右为宜。繁殖期间,发现因斗殴伤亡或无配种能力的雄雉鸡随时挑出,不再补充新的雄雉鸡。目前,生产场基本都采用这种方法,其管理简便,节省人力,受精率及孵化率较高,缺点是这种配种方法系谱不清,时间长了易造成近亲繁殖,种质退化,应定期进行血液更新。(2)小群配种 就是以1只雄雉鸡与6—8只雌雉鸡组成“婚配群”,放养在单独的小间或饲养笼内,雌、雄雉鸡均带有脚号,这种方法常用于家系繁殖制种,管理上比较繁琐,但可以通过家系繁殖,较好地观察雉鸡的生产性能。育种工作中经常应用此法。(3)人工授精 可以充分利用优良种雄雉鸡,对提高和改良品种作用很大,据报道,雉鸡人工授精,受精率可达85%以上。雉鸡的繁育技术 — 人工孵化技术 1.种蛋的选择 雉鸡种蛋的颜色有橄榄色、暗褐色、浅褐色、灰色和蓝色。蛋壳厚度0.25—0.28毫米,纵径平均4.37厘米,横径平均3.43厘米,蛋形指数1.27左右。平均蛋重:地产雉鸡25—30克,美国七彩雉鸡29—32克。入孵的种蛋必须大小适中,蛋形正常,蛋壳颜色符合本品种标准,蛋重一般以26—30克为宜,小于23克,大于31克,都不适合种用。雉鸡种蛋的其他选择方法与家鸡相同。2.雉鸡种蛋孵化时间 雉鸡的孵化期为23—24天,在孵化正常时,22天末开始啄壳,个别的开始出壳,23天半全部出壳,24天末清扫出雏器。3.雉鸡孵化温、湿度 雉鸡孵化温、湿度要求既不同于家鸡,也不同于其他珍禽,温度采取变温孵化法,湿度掌握前高一中低一后高的原则,见表2—1。4.凉蛋 从人孵后的第七天开始凉蛋,如夏季温度较高时,每天要凉蛋1—2次,每次10分钟左右。5.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 人工饲养的雉鸡种蛋孵化,头照无精蛋不超过5%—6%,死胚蛋为2%—3%,如果死胚率过高,多数是由于种蛋保管不好,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翻蛋不足。无精蛋过多,则是因为种雉鸡雌雄比例不当,种雉鸡患病,雄雉鸡雄性不强或没有射精能力等原因。二照时,死胚蛋不应超过2%—3%,死胚蛋过多往往是种雉鸡饲养不良,胚胎营养不足及孵化温度不适合,通风不良所致,孵化后期移盘后死胚率为6%—7%,如超过此值,有可能是中后期孵化条件不好,主要表现为啄壳不出的死胚蛋较多。雉鸡的营养需要 由于雉鸡的不同生产目的,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及繁殖期对营养需要有不同的要求。

雉鸡的饲料配方

雉鸡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特禽,在生产实践中,各个生产场常常根据本地饲料资源配制雉鸡饲料,在此推荐以下3种雉鸡饲料配方。

2.饲养管理

(1)饲养 5—10周龄的雉鸡每天喂4次以上,11—18周龄,每天喂3次。饲喂时间应早晚2次尽量拉开时间间距,中间再喂1次,这样就可避免夜间空腹时间过长,切忌饲喂不定时,饲喂量时多时少,雉鸡饥饱不均。在饲养过程中,必须给雉鸡不间断地供给清洁饮水。 (2)转群 雉鸡胆小敏感,易受惊吓。因此,在雉鸡转群前,要进行大、小、强、弱分群,以便分群饲养管理,达到均衡生长。同时,雉鸡由育雏笼养转到育成舍平面饲养,环境条件的突然改变,使得雉鸡精神不安,惊慌万状,易在舍内四角起堆,互相挤压,造成局部密度过大,特别是夜间,天气较凉,雏雉鸡更易扎堆,造成死亡。为避免压死雉鸡,应在四处墙角用垫草垫成30度角的斜坡,将垫草踏实,这样雉鸡钻不进草下,减少了挤压的伤亡。在转群的前2—3天内,夜班人员要随时将挤堆的雏雉鸡及时分开。

(3)驱赶驯化 在网舍饲养条件下,在转群的1周内,将雉鸡关在房舍内,定时饲喂,使之熟悉环境及饲养员的操作动作等,建立条件反射,使之不怕人,愿意接近人。在天气暖和的中午可将雉鸡赶到室外自由活动,下午4点以前赶回房舍。1周后,白天将雉鸡赶到网室运动场自由活动,晚上赶回房舍。如遇雨天,应及时将雉鸡赶回舍内,以防淋雨感冒,待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后,就可以昼夜敞开鸡舍门,使雉鸡自由出入。

(4)网养密度 5—10周龄每平方米6—8只,如运动场面积计算在内则每平方米3—5只,雉鸡群以300只以内为宜。11周龄每平方米3—4只,将运动场面积计算在内,每平方米为1.4—2.5只,按雌雄分群饲养,每群100—200只。 据报道,育成期饲养密度直接关系到体重发育、羽毛完整、疾病流行。饲养密度与雉鸡尾羽生长和长度呈反比关系,饲养密度为2只/米2时,背羽和尾羽生长良好,无光背和尾羽损伤。饲养密度为4—5只/米2时,背羽生长良好,但尾羽多有损伤,部分尾羽长不出。饲养密度8只/米2时,虽然体重仍能达到上市标准,但光背雉鸡增多,尾羽受损,基本上长不出来。因此,要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在4只/米2以下,保证羽毛特别是尾羽的生长。争取好的市场售价。

(5)光照 如果留作种用的雉鸡,应按照种鸡的光照要求,分别对雄、雌种用雉鸡适时达到同步性成熟来管理。对于肉用雉鸡,采用夜间增加光照来促使雉鸡群增加夜间采食、饮水,提高生长速度和脂肪沉积能力。 (6)日粮营养 在夏季天气酷暑和冬天寒冷时,应提高雉鸡日粮的能量水平,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以保证育成期的生长发育所需。

(7)卫生防疫 在雉鸡的育成期间,应将留作种鸡所应做的防疫工作,在此期完成,在育成期如果是网室平养,应预防球虫病和禽霍乱,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

种用雉鸡的饲养管理

育成青年雌雉鸡到10月龄可达到性成熟,雄雉鸡比雌雉鸡性成熟晚1个月左右。种用雉鸡饲养和管理的目的是,培育健壮的种雉鸡,使之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种蛋。种雉鸡饲养时间较长,可分为繁殖准备期(3—4月)、繁殖期(5—7月)、换羽期(8—9月)、越冬期(10月至翌年2月)。

1.繁殖准备期 此时天气转暖,日照时渐长,为促使雉鸡发情,应适当提高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相应降低糠麸量,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加活动空间,降低饲养密度,每只种雉鸡占饲养面积为0.8米2/只左右即可。整顿雉鸡群,选留体质健壮、发育整齐的雉鸡进行组群,每群100只左右。此期还应整顿鸡舍。网室地面铺垫5厘米的细沙。在雉鸡舍较暖处设置产蛋箱,箱内铺少量木屑,产蛋箱底部应有5度倾斜,以便蛋产出后自动滚入集蛋槽,避免踏破种蛋、污染种蛋和啄蛋。运动场应设置石棉瓦挡板,以减少雄雉鸡争偶打斗和增加交尾机会。

此期管理工作重点:

①做好产蛋前的种鸡全部防疫工作,在雉鸡开产后最好不做任何免疫接种。做好鸡舍环境清洁卫生工作,以防疾病发生传播。

②加强对产前雉鸡的饲养管理各项工作,结合免疫接种工作,对种雉鸡群进行调整,如未断喙种雉或断喙工作做得不好的,在此期要进行断喙,以防啄肛、(‘臽’加‘鸟’)蛋行为。

2.繁殖期 雉鸡在繁殖期由于产蛋、配种,需要提高蛋白质水平,并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地产雉鸡一般在4月15日左右开始交尾,雄雌比例为1:6—7。雌雉鸡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开始产蛋。美国七彩雉鸡于3月20日左右开始交尾。产蛋期的地产雉鸡,应在4月15日左右将日粮改为繁殖日粮,美国七彩雉鸡则于3月15日更改日粮,此期采食量逐渐增加,对日粮营养水平的要求也增加。为保证较多的种蛋受精率和种蛋合格率,要求日粮营养全价,配方稳定,不能经常变换。

(1)蛋白质水平 一般达到21%以上,尤其高温季节,要稳定平衡,高品质地供应全价日粮。

(2)日粮配制 ①鱼粉占10%—20%,国产鱼粉在日粮中占10%时,则不需要加食盐;②饼粕类饲料占日粮20%—30%,一定要喂熟的;③酵母在日粮中比例为3%—7%,酵母是一种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添加剂饲料,用酵母时,可适当降低动物性饲料的比例;④雉鸡对脂肪的需要量比家鸡高,当雌雉鸡进入产蛋高峰期,在日粮中应加入2%—3%的脂肪;⑤此期青绿饲料应占饲喂量的30%—40%,如青饲料不足时,应补充维生素添加剂;⑥日粮钙水平应提高到2%—3%。

繁殖期的管理工作:

种雉鸡的饲养管理工作,重点是促进种雉鸡的繁殖性能。此外,还要求加强日常管理,创造一个安静的产蛋环境,抓鸡、集蛋要轻、稳,做到不惊群,保持此期群体的相对稳定。勤捡蛋,减少破损蛋。防止(‘臽’加‘鸟’)蛋、啄蛋现象的发生。及时清除破损蛋,避免形成食蛋癖。 3.换羽期 产蛋结束后开始换羽,为了加快换羽,日粮粗蛋白质要适当降低。同时,在饲料中加入1%的生石膏粉,有助于新羽长出。此期应淘汰病、弱雉鸡及产蛋性能下降和超过使用年限的种雉。留下的应将雌、雄雉鸡分开饲养。 4.越冬期 此期应对种雉鸡群进行调整,选出育种群和一般繁殖群。对种雉鸡进行断喙、接种疫苗等工作,同时做好保温工作,以利于开春后种雉鸡早开产、多产蛋。

雉鸡场的建筑与设备

(一)场址的选择 雉鸡场应选地势高燥、砂质地、排水良好、地势稍向南倾斜的地方。山区应选背风向阳、面积宽敞、通风、日照、排水均良好的地方。雉鸡场应建在肃静、安全的地方,远离居民区、工厂、主要交通干道,但又要考虑到饲料、产品运输问题。要有清洁的水源,水质不被污染。要有可靠的电源,不仅维持正常的光照,尤其孵化、育雏及自动给料更不可缺少电源。

(二)雉鸡场建筑布局 应划分出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中根据主导风向,按照孵化室、育雏室、育成室、成雉鸡室和种雉鸡室的顺序排列。非生产区包括职工住房及其他服务设施。应与生产区有300—500米的距离。家属区严禁饲养动物、家禽。

(三)主要建筑 1.生产用房 孵化室、育雏舍、育成舍、商品雉鸡舍、种雉鸡舍等。2.供应用房 饲料加工间、储藏仓库。 3.行政用房 进场消毒室、办公室、更衣室、兽医室等。 4.生活用房 宿舍、食堂、休息室。

(四)主要设备 雉鸡场应根据具体鸡场规模、资金情况来决定。现代化大型饲养场力求设备完善、机械化程度高。小型个体养殖场则应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前期投入,加快资金周转,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1.孵化机和出雏机 根据本场种雉鸡的饲养量,合理选择配置孵化机和出雏机。

2.照蛋器 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己制做。

3.笼式育雏设备 有依靠育雏室温度调节的单纯育雏笼,也有自带供温室的电热育雏笼。

4.饲槽和水槽 有金属或塑料制成,也有木制。悬挂在笼壁外,随雏雉鸡年龄调整高度。

5.产蛋箱 木制的或笼养,箱底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以利于种蛋的滚出,置于暗处。

6.饲料加工设备 大型养雉鸡场应自己配置饲料加工设备,如饲料粉碎机组(附带搅拌设备)。

雉鸡的销售

雉鸡生产是季节性生产,生产周期较肉鸡长,价格也较高,雉鸡的加工及销售也有季节性和批量性。

1.销售季节 雏雉鸡经4—5个月的饲养,雌雉鸡体重达1千克,雄雉鸡体重达1.3—1.4千克以上的体重即为成熟体重。雉鸡肉味道鲜美则与温度有关。当入冬以后,低温天气持续1周以上时,雉鸡体内脂肪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后,雉鸡肉味才鲜美。所以,雉鸡的加工、销售多在冬季进行。我国食用雉鸡销售旺季是元旦至春节期间。主要用作礼品互相赠送。出口雉鸡不受季节限制。种蛋、种雏雉鸡销售旺季为每年4—7月。为提高育雏成活率,多数人愿购买5—6月份的雏雉鸡或种蛋。种用成雉鸡的销售多集中在每年的10月至翌年2月份。

(1)活雉鸡 要求嗉囊无积食,皮下脂肪良好,发育完善,羽毛完全,美丽鲜艳。雄雉鸡活重1.3千克以上,雌雉鸡体重1千克以上的健康雉鸡。活雉鸡中由于互相啄斗造成的无尾雉鸡,多作降级销售。 商品活雉鸡,一般以雌、雄配对出售,销售部门有制作铁丝网式、纸板式的礼品盒,印有“野味珍禽”、“礼品活雉”销售,即方便购物者又可成为销售广告。

(2)白条雉鸡 白条雉鸡主要出口日本,要求半净膛,雌雉鸡900克以上,雄雉鸡1.1千克以上。外形丰满,腿围粗,屠体皮下有一定的脂肪膘度,无伤痕、青斑、红紫斑、皮肤完整,表面无羽毛及羽锥残留。

(3)种蛋 适宜做种用的雉鸡蛋,蛋壳色以橄榄色及褐色为标准,蛋形指数1.25—1.35之间,蛋重25—35克。

(4)种雏雉鸡 体质健壮,趾爪平伸不弯曲,喙和足有光泽,脐部收缩良好,叫声宏亮,血缘系谱清楚,来源于无白痢、结核、马立克氏病、球虫病、肝炎等病史的种雉鸡群。雉鸡的加工利用及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1.白条雉鸡的加工 目前白条雉鸡的屠宰加工多为手工或半机械操作,采用口腔放血法,外形美观,完整,放血比较完全,表面无刀痕。 口腔放血→浸烫→脱羽→摘除嗉囊→净膛→屠体冷却→贮藏(-20—-30℃)。 2.全羽冷冻雉鸡的加工贮藏 加工全羽冷冻雉鸡,要求雉鸡羽毛完整,背羽无脱落,尾羽齐全,羽毛有光泽,无污染。

雉鸡副产品有羽毛、皮张、粪便、血、肠、骨等。

1.羽毛 雉鸡羽毛具有质地轻软、富有弹性、防潮保暖的特点。可加工成羽绒服装、床垫、座垫、睡袋、被套等,正羽可加工成精美的工艺装饰品,一般每只雉鸡可产羽毛130—200克。

2.制作标本 制作雉鸡标本主要是利用雉鸡的皮张,通过加工提高雉鸡的利用价值。

3.粪便利用 雉鸡粪便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经发酵加工后,用来作牛、羊、猪等家畜的饲料,也可以经堆肥,发酵后用作农家肥料

农村常见鸡品种有哪些 农村常见鸡品种有什么

1、三黄鸡,因为它全身上下大部门都是黄色,所以取名为三黄鸡,三黄鸡是农村普遍喜欢养殖的一个品种,因为这个品种比较常见,养起来时间不是特别长,而慎桥且重量很重,适合买卖,吃起来口感还是不错的。

2、芦花鸡,是我们本土的一种鸡种,因为它的活动量大,所以它的肉质很结实,首雹还有超强的生鸡蛋的能力,所以有地方养殖的养殖户都喜欢养芦花鸡,因为它不易生病降低养殖风险。

3、绿壳蛋鸡,因为这个鸡种生出的鸡蛋的壳是绿色的,所以叫绿壳蛋鸡,这个蛋鸡主要是生的鸡蛋有很大的营养价值,所以也有很多的养殖户养殖它,它的口感各方面都是很细腻,很香,特别是鸡蛋更受好多消费者喜欢。

4、山鸡,又名珍珠鸡,这个鸡有漂亮的宽芹猛外表,而且肉质口感要比一般的鸡肉清甜,但是重量没有其他的鸡重,这种鸡长期在野地里生长,近年也有很多养殖户直接上山找回来繁殖,因其口感好,所以也是很受大家喜欢。

在山林里养哪种鸡最赚钱?有过经验的指教下,我有自己的一片山林,求两种...

没有稳妥的方侍薯州法,只赚不赔的生意在天堂里或许有。

几种前景看好的特种养殖动物

特种野猪:经家猪和野猪杂交而来的特种野猪经人工几代驯化后,基因稳定,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为86%,是家猪的2倍)、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食性杂、耐粗饲等优势,又克服了野猪季节性发情、产仔少、生长慢、不易饲养及家猪疾病多等缺点,是目前新兴的热门的特养品种之一。目前,野猪的生手大产已实现了商品化,市场十分紧俏。

野兔:野兔以其清香、美味、绿色食品而深受消费者青睐,而且国内的饲养量极少,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后,销售渠道增多,兔肉将成为对外出口的重要畜产品之一,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绿壳蛋鸡:特征为“5黑1绿”,即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内脏,极具滋补价值,更为奇特的是所产蛋为绿色,蛋白浓厚,蛋黄呈橘红色,含有大量的卵磷脂、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为世界罕见珍禽。目前绿壳蛋的市场售价为每枚2元左右,商品鸡40~60元/只,现国内存栏极少。

鹧鸪:近几年,全国鹧鸪饲养总量已超过1000万只,市场行情一直看好,保持在18~20元/只,产销两旺。上海、广东、港澳市场年消费鹧鸪约在1亿只左右。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你明白吗?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湖南山鸡养殖基地和湖南山区适合养殖什么羊的精彩内容,喜欢请经常光顾吧!

本文标题:适合湖南山林养殖的品种鸡有哪些 适合湖南山林养殖的品种鸡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75605.html

上一篇:湖南最好的山羊品种是什么 湖南最好的山羊品种排名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喜欢种植养殖就经常来哦!
农资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