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及其感官鉴定 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

时间:2023-10-09 20:16:20 浏览量: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及其感官鉴定 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及其感官鉴定 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及其感官鉴定 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

如何鉴别饲料原料的质量

饲料原料的好坏直接影响饲料质量的优劣,而大多数掺假原料可凭肉眼分辨出。现将一些快速简易的判别饲料原料品质的方法介绍如下:

大豆粕:大豆粕是大豆子粒经压榨或溶剂浸提油脂后,再经适当热处理与干燥后的产品。大豆粕呈片状或谈槐族粉状,有豆香味,但无腐败、霉坏或焦化等味道,也无生豆腥味。观察外观颜色及壳粉比例,可大致判断豆粕品质。若壳太多,说明品质差;颜色浅黄,说明加热不足;颜色暗褐,说明热处理过度。豆粕中常用的掺假原料是玉米、黄土、沙石和尿素等物。玉米可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检出,肉眼也能明蚂发现一部分,其特征是淡黄色的淀粉颗粒和黄色透明或半透明的种皮;黄土、沙石可用漂浮法检出,由于加工工艺不同,黄土可以不沉淀,而只是使水黄色浑浊;尿素的检测方法同鱼粉中尿素的检测方法。

一)一般鉴别法

饲料品质的一般鉴别法,是指用视觉、嗅觉、触觉等鉴别原料品质的一些方法,故又称感观法。

1.视觉法:指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原料形态、颜色、虫害及霉变的一种方法。如观察时若发现原料结块,可能是水分含量过高或发生了霉变。粉碎、过筛时若发现粉料呈球块,一捻又成粉末时,除上述原因外,可能与脂肪含量较高,有粘性物质存在有关。正常豆粕应呈黄或金黄色,若呈褐、棕褐色或棕黑色,可能加热过度。要确切判断,尚需通过脲酶活性等方法进一步确定。

2.嗅觉法:原料因发酵、腐败,可导致蛋白质分解,人为添加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也可产生挥发性氨气味;脂肪酸败和过热焦化可产生焦臭味等,都可通过嗅觉判断。如发现鱼粉有刺激性氨味、哈喇祥伏味、霉味,即可判定该鱼粉已发生腐败、霉变或脂肪酸败。

3.触觉法:指原料水分含量可通过手摸、耳听来判断。如手插入料堆感觉湿凉,表示原料含水量超标。青干草手触无湿凉感,手摇有沙沙响声,表明品质优良。

(二)物理性鉴别法

1.容重测定:一定体积的原料都有一定重量,故通过检测样和标准样的容重比较,即可初步判定原料是否掺杂或水分含量是否异常等。

2.比重测定与浮选技术:原料不同,比重不同,根据原料不同比重,选用相应比重的浮选液对其分离,分离物再进一步用镜检或浮选法确认浮选实例

(1)饲料中有机与无机物质分离时,浮选液可选四氯化碳。上浮者为有机物,下沉者为无机物。将两部分分别干燥称重,即可计算出两者的大致比例。

(2)骨粉中肉骨分离,也可选用四氯化碳。上浮者为肉粉,下沉者为骨粉。

皮敬(3)玉米粉中分离玉米芯粉时,一般可选比重1.439的浮选液。上浮者为玉米芯粉,下沉者为玉米粉。

(4)棉籽粕中棉籽壳分离时,可选用比重1.438的浮选液,上浮者为棉籽壳,下沉者为棉仁粕。

(5)鱼粉中水解羽毛粉和海蜇废弃物分谨握携离时,可选比重1.326的浮选液,上浮者为水解羽毛粉和海蜇废弃物。若在下沉物中加入四氯化碳,则上浮者为鱼肉(极少量水解羽毛粉),下沉者为鱼骨。

(三)快速点滴试验

快速点滴试验是指利用饲料的某些特性,或者通过与化学试剂发生某种特定反应,以检测或鉴别原料是否掺假、伪造的一种方法。该法具有快速、准确、不需特殊设备,适合于现场操作等特点。

以上信息由中国饲料原料信息网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及其感官鉴定 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及其感官鉴定 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本文标题: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及其感官鉴定 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79856.html

上一篇:饲料青贮技术 饲料青贮氨化新技术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喜欢种植养殖就经常来哦!
农资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