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银针的故事传说 君山银针的历史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君山银针的故事传说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君山银针的历史和君山银针的故事传说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君山银针的故事传说 君山银针的历史1

岳阳君山银针茶的历史传说
历史上,岳阳君山银针在唐代就已经生产、出名,清代列为贡茶
后来,他修起了巍峨壮观的白鹤寺,又挖了一口白鹤井
白鹤真人取白鹤井水冲泡仙茶,只见杯中一股白气袅袅上升,水气中一只白鹤冲天而去,所以历史上也称为“白鹤茶”
从外形上因为此茶颜色金黄,形似黄雀的翎毛,所以别名又为“黄翎毛”
后来,此茶传到长安,深得天子宠爱,遂将白鹤茶与白鹤井水定为贡品
有一年进贡时,船过长江,由于风浪颠簸把随船带来的白鹤井水给泼掉了
押船的州官吓得面如土色,急中生智,只好取江水鱼目混珠
运到长安后,皇帝泡茶,只见茶叶上下浮沉却不见白鹤冲天,心中纳闷,随口说道:”白鹤居然死了”!岂料金口一开,即为玉言,从此白鹤井的井水就枯竭了,白鹤真人也不知所踪
但是白鹤茶却流传下来,即是今天的君山银针茶
君山银针的产地记载
君山岛是湖南省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地处岳阳城以西15公里处,与岳阳楼隔湖相望,总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由大小不一的72座山峰组成
君山茶的茶园就围绕着座座山峰,宛如一条碧色玉带
君山古称湘山、洞庭山、有缘山,还有个别号叫“小蓬莱”,因雾气缭绕,恍如仙境,自古被人们视为“神仙洞府”所在的福地
岛上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为16—17度,气候湿润,君山四面环水,每到春夏季节,湖水蒸发,云雾弥漫,生态环境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
君山茶最早始于五代时期,盛于唐朝,后梁时已纳入贡茶,此后一直作为贡品进献皇宫内廷
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了君山茶带去吐蕃
清朝乾隆皇帝也对此茶赞不绝口
黄翎毛、白毛尖等名称都是君山茶曾经用过的名字
君山银针的制作工艺
1、杀青
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
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
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清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2、摊凉
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轻轻杨簸数次,散发热气,清除细末杂片
摊凉4~5分钟,即可初烘
初烘: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温度掌握在50~60℃,烘20~30分钟,至五成干左右
初烘程度要掌握适当,过干,初包闷黄时转色困难,叶色仍青绿,达不到香高色黄的要求;过湿,香气低闷,色泽发暗
3、初包
初烘叶稍经摊凉,即用牛皮纸包好,每包1.5公斤左右,置于箱内,放置40~48小时,谓之初包闷黄,以促使君山银针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为君山银针制造的重要工序
每包茶叶不可过多或过少,太多化学变化剧烈,芽易发暗,太少色变缓慢,难以达到初包的要求
由于包闷时氧化放热,包内温度逐升,24小时后,可能达30℃左右,应及时翻包,以使转色均匀
初包时间长短,与气温密切相关
当气温20C左右,约40小时,气温低应当延长
当芽现黄色即可松包复烘
通过初包,银针品质风格基本形成
4、复烘
复供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
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干即可
若初包变色不足,即烘至七成干为宜
下烘后进行摊凉,排凉的目的与初烘后相同
5、复包
方法与初包相同
历时20小时左右
待茶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即为适度
6、足火
足火温度50~55℃,烘量每次约0.5公斤,倍至足干止
加工完毕,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
以壮实、挺直、亮黄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欢之
、贮藏
将石膏烧热捣碎,铺于箱底,上垫两层皮纸,将茶叶用皮纸分装成小包,放在皮纸上面,封好箱盖
只要注意适时更换石膏,银针品质经久不变
君山银针产地—洞庭君山君山,古时称洞庭山,又名湘山,是洞庭湖中的小岛。位于岳阳市区的西南方向,由七十二座不同大小的山峰组成;12公里水程,其总面积0.98平方公里,是银针茶的产地—君山。君山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隔湖相望。
君山四面被水环绕,其气候温暖湿润,云雾缭绕,下雨量充沛,地质肥沃;非常适合茶树与竹子的生长。君山斑竹上的斑点,相传是舜帝的两位皇妃娥皇和女英攀竹痛哭时留下的;君山岛上盛产的银针茶在唐代时期就已经是贡茶,专供帝王饮用。
君山有着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历代诗歌文人曾在此游历,并留下了许多的佳作,如:屈原的《九歌》之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的《泛舟洞庭》、李白的《洞庭五首》、来鹄的《洞庭隐》、七绝中,李商隐的的《岳阳楼》、宋之问的《洞庭湖》,宋代陈与义的《又登岳阳楼》、五古之中,宋之问的《洞庭湖》等等;岳阳洞庭湖自古都是旅游观览的胜地。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使当时的孟浩然闻名华夏,烟波浩森的八百里洞庭,滔滔东去的万里长江,把岳阳城形容的气势磅礴,波澜万丈,令人心神旷怡,又让人心胸激荡。
李白的《洞庭五首》中有“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光是“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这两句诗中描述出洞庭湖君山怡人的景色。洞庭君山从古至今名贯中海外;有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来过这里游览。
传舜帝的二妃娥皇和女英来过这里,二妃娥皇和女英死后,这里被称为湘女神;屈原将它称为“湘君”;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二位皇妃,便将它称之为——君山; 君山岛有5井4台36亭48庙,其中有十多处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有刘毅井,二妃墓,湘妃祠,朗吟亭,传书亭,飞来钟等三十几处的名胜古迹已经修复完成并对外开放景点。有空去旅游的朋友可以去岳阳游览一番。
简单了解君山银针的鉴别及存储方法君山银针据说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候所携带的一种贡品,而且黄茶君山银针产量较少,因此也常常出现一些“水货”的君山银针,下面就看看它的鉴别和存储都有些什么方法。
君山银针鉴别1:看外观金黄色
君山银针的外形也如其名一样,像一根尖尖细细的针,而且是橙黄色的,从这些外观条件基本可以判别出君山银针茶叶,因此假冒的茶叶一般不经过发酵,也不会呈现出金黄色外观。
君山银针鉴别2:冲泡时竖立
黄茶君山银针是一种很有灵性的茶叶,一般在冲泡的时候,它就会竖立起来,这一点也是鉴别君山银针的有力证据,假冒的君山银针茶叶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君山银针存储1:放置在冰箱
存储君山银针黄茶,可以放置在冰箱中,其蕴含了大量的茶多酚、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比较容易在空气中被氧化,因此需要放置在比较低温的地方,才能更好地保留茶叶中的营养以及品质。
君山银针存储2:有石灰的箱子
除了冰箱以外,黄茶君山银针茶叶还可以存储在有石灰的箱子当中,在箱子的最低层放置捣碎的石灰,垫上几层纸之后,再把封好的君山银针茶叶放进去密封箱子,这种储存方法也是可以令君山银针品质如一的。
还不知道怎样鉴别黄茶君山银针吗?那就要好好看看囖!
黄茶制作过程简述(黄茶制作过程简述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黄茶是通过绿茶“焖黄”而来的,黄茶和绿茶一样在杀青后,通过干热或湿热的方式,来让绿色的茶叶变成了黄色,所以黄茶就是这么来的了,因此,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黄茶的制作方法吧!
黄茶的制作过程
1、杀青
黄茶通过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闷黄
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
针对不同茶叶品质,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形成良好的黄色黄汤品质特征
3、干燥
黄茶的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它茶类偏低
黄茶的分类
1、黄芽茶
黄芽茶,采摘时以单叶或者摘一芽一叶加工制成
黄芽茶的茶品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
2、黄小茶
黄小茶,多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加工制成
黄小茶的茶品主要包括:北港毛尖、沩山白毛尖、远安鹿苑、皖西黄小茶和平阳黄汤
3、黄大茶
黄大茶,以一芽二、三叶甚至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制成
黄大茶的茶品主要包括:皖西黄大茶、霍山、六安、黄大茶和广东大叶青
黄茶品质特征
黄茶因为品种和加工技术的不同,外形也有差别
如君山银针,芽头肥壮,白毫满布,外形似针
蒙顶黄牙外形扁直,白毫显露
黄大茶叶肥厚壮,梗长相连,色泽鲜亮
黄小茶外形微卷成块,白毫显盛,色泽黄亮油润
闷黄是黄茶类的制茶工艺特点,是形成黄茶黄色黄汤品质的关键工序
影响闷黄的因素主要有茶叶的含水量和叶温,含水量越多,叶温越高,则湿热条件下的黄变进程也越快
黄茶中,闷黄时间谁最长
有的在揉捻后闷黄,如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广东大叶青
在湿坯闷黄的黄茶中,北港毛尖的闷黄时间最短,为30~40分钟,黄变程度不够,常被误认为绿茶;鹿苑毛尖、广东大叶青的闷黄则在5~6小时左右
有的在毛火后闷黄,如霍山黄芽、黄大茶
霍山黄芽在初烘后摊放1~2天,黄变不明显,也常被说成是绿茶
黄大茶堆闷时间长达5~7天,黄变缓慢,成茶色泽深黄显褐
还有的闷炒交替进行,如蒙顶黄芽三闷三炒;有的则是烘闷结合,如君山银针二烘二闷
两者在闷黄中,前期黄变快,后期黄变慢,历时2~3天
而温州黄汤第二次闷黄,采用了边烘边闷,故称为“闷烘”
在湿坯闷黄的黄茶中,温州黄汤的闷黄时间最长,需要2~3天,然后才是闷烘
由此能知道的是,黄茶和绿茶是十分相似的,只是比绿茶多了一道焖黄的工艺罢了
我们都知道绿茶并不是那种可以收藏很久的茶种类,那么问题来了,比绿茶多了一道焖黄工艺的黄茶
冲泡黄茶的相关要点黄茶,可以说是六大茶系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个了。在提及黄茶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就是:“黄茶是一种与绿茶的加工工艺略有不同的茶,多了一道焖堆渥黄的工序。”经常会有人将黄茶错认为绿茶的一种,黄茶最显著的特征——黄叶黄汤,也时常会被误解为是绿茶放坏了,那冲泡黄茶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冲泡黄茶茶具选择
黄茶一般以盖碗或者是玻璃杯冲泡的味道是最佳的,黄茶中的君山银针以玻璃杯冲泡是最好的,这样可以观赏茶叶在水中冲泡的整个过程和整个形状的舒展,其“三起三落”的奇观尤为好看。
冲泡黄茶时的茶叶量和水温
1:50左右的投茶量即可,冲泡的水温以85度为宜。
冲泡黄茶的三阶段
黄茶的品饮方法
品饮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黄茶在于观其形、赏其姿、察其色、尝其味、闻其香,故用圆直、无棱角、无花纹的玻璃杯盛茶是最佳的选择,这样可以通过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去观赏茶芽的形和姿,让饮茶者大饱眼福。
以君山银针为例,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时,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忽升忽降,最多可达3次,故君山银针有“三起三落”之称。最后竖沉于杯底,个个林立,似群笋破土,芽光水色,浑然一体。且不说品尝其香味以饱口福,只需亲眼观赏一番,也足以引人入胜,茶姿的形态、茶芽的沉浮、气泡的生成等堪比美不胜收的风景。根据“轻者浮,重者沉”的科学道理,“三起三落”是由于茶芽吸水膨胀和重量增加不同步,芽头比重瞬间变化而引起的。可以设想,最外一层芽肉吸水,比重增大即下降,随后芽头体积膨大,比重变小则上升,继续吸水又下降……
黄茶的制作工艺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其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是黄茶必不可少的工艺。
相关介绍:黄茶自古至今有之,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观察方法赋予黄茶概念以不同的含义。历史上最早记载的黄茶概念,不同现今所指的黄茶,是依茶树品种原有特征,茶树生长的芽叶自然显露黄色而言。如在唐朝享有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作为贡茶的四川蒙顶黄芽,都因芽叶自然发黄而得名。
黄茶的具体冲泡方法黄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与乌龙茶一样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但又与绿茶不同,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因此,黄茶在冲泡的过程中也是有相关规定的,具体的介绍如下!
传统的黄茶的冲泡要领
步调1、筹备茶具,冲泡黄茶,提议选用透明玻璃杯或盖碗。用温水洗濯茶具,同时还能起到温杯的浸染。
步调2、按照1:50的比例,量取适量的黄茶,放到茶杯里。
步调3、往茶杯里倒入少许85-90度阁下的开水,以没过茶叶为宜,浸润一下黄茶叶。
步调4、继承往茶杯里注入85-90度阁下的滚水,至杯子的七八分满即可。浸泡约莫30秒即可品饮。
简单的黄茶的冲泡要领
取5-8克阁下的黄茶叶,放到茶壶里,茶叶知识,插手少许85-90度阁下的开水,浸泡约莫30秒。然后再注入适量滚水,闷泡约莫120秒即可饮用。饮用后留三分之一茶壶的水量,续水举办第二泡。
黄茶的冲泡注意事项
冲泡黄茶时,应留意节制茶叶量,停止冲泡出来的茶汤过浓或过淡。同时必要用85-90度阁下的滚水冲泡,才气更好的叫醒黄茶的茶性。
黄茶的汤色特征
1、杏黄型
或称淡杏黄色。鲜叶为单芽或一芽一叶,为高级黄茶的典型汤色,如蒙顶黄芽、莫干黄芽、君山银针、建德苞茶等。
2、橙黄型
细嫩采或适中采原料制成的黄茶汤色,如广东大叶青、沩山毛尖、黄大茶、平阳黄汤等。
黄茶的叶底形状
1、芽型
由单芽组成的叶底,如君山银针。
2、雀舌型
一芽二叶初展的原料炒制后,芽叶基部相连,端部如雀张开,如莫干黄芽。
3、叶底色泽
高级黄茶的典型叶底色泽,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莫干黄芽等。
《明·会典》说:“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令买茶中马事宜,收买真细好茶,毋分黑黄,一例蒸晒,每篦重不过七斤。”这是四川晒青绿茶做色蒸压为边茶。做色重的变褐黑色,轻的变黄茶。
君山银针正常冲泡多久(冲泡君山银针要多少度以上的开水)
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的精品,它是人们采集茶树的茶芽尖,经过加工烘培而成的茶叶,这种茶叶表面有大量毫毛,色泽鲜亮香高气高爽,冲泡以后汤色橙黄,滋味甘醇
另外君山银针还是所有黄茶中保质期最长的一种,它可以做到久存而不变质,那可以冲泡多久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君山银针正常冲泡多久
君山银针,茶叶中保留了85%的纯天然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杀菌消炎、抗癌防癌的作用,这往往也是其他茶叶所不具备的,因此,冲泡君山银针大约冲泡10分钟后,就可开始品饮
君山银针冲泡步骤
1、温杯:取开水壶,往透明玻璃杯中冲人约占杯容量1/3的热开水进行烫杯,烫杯的作用是可以温杯和进一步洁杯
2、置茶:用茶匙取君山银针茶少许置放在茶荷中,然后向每个杯中投入约3克君山银针茶,放入茶杯待泡
4、高冲:用水壶将70℃左右的开水,利用水的冲力,先快后慢冲入茶杯,至1/2处,使茶芽湿透
稍后,再冲至七八分杯满为止
为使茶芽均匀吸水,加速下沉,这时可用玻璃片盖在茶杯上,经5分钟后,去掉玻璃盖片
在水和热的作用下,茶姿的形态,茶芽的沉浮,气泡的发生等,都是其他茶泡时罕见的,这是君山银针茶的特有氛围
5、品茶:大约冲泡数分钟后,待茶芽大部立于杯底时即可欣赏、闻香、品饮
冲泡君山银针的绝妙之处
君山银针是最好的黄茶品牌,只有湖南君山一处生产,全部用精心采摘的芽头制作,除了有所有黄茶有的黄汤黄叶、熟香的特征外,还有冲泡时可以观其茶舞
所谓茶舞,就是冲泡时叶随水花翻飞,随后徐徐下降,参差错落至杯底后直立,与渐渐明亮的汤色交相辉映,给人极大的视觉享受
而君山银针的绝妙处在于冲泡时叶徐落杯底站立片刻后会自动上升,再徐徐落下,极致的会再上升,再落下,三起三落,真乃茶舞一绝
君山银针产地土质
君山岛上的土质大部分都是细小砂质土,土质疏松、肥沃,吸收能力较强,表层的水分蒸发快,土壤散热也很快,深厚的土壤也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君山银针产地生态环境
君山岛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因为树木隐蔽,全年风速小,湿度大,云雾多,从而使茶树的叶片大、厚而柔软,新枝节间长,为生产名茶提供了优势条件
君山银针的等级
1、君山银针品级是凭证芽头的肥厚,直曲,尚有光华的亮暗分级,茶叶壮实挺直亮黄的品级高
2、品级高的茶芽头较量肥壮,紧实挺直,芽身是金黄的,披银毫,茶叶知识,是黄茶的珍品
3、优质级此外汤色是橙黄清亮的,香气是纯正的,叶底是嫩黄匀整豁亮
君山银针属于发酵茶吗?上周我们了解了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并非属于绿茶。君山银针是黄色的浓汤,冲泡出来可以观看其颜色就能分辨出它是属于黄茶还是绿茶。君山银针属于发酵茶吗?这个问题一直纠结在我的心中。到底君山银针属于发酵茶吗,我也很纳闷。回家上网查询了君山银针属于发酵茶的知识。
君山银针属于发酵茶吗?君山银针是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看完上面茶叶的知识,我们清楚知道君山银针不属于发酵茶。君山银针茶叶含有丰富营养成分,茶叶有浓香的味道,喝完会感觉神清气爽。君山银针茶叶你值得品尝的茶叶,让茶叶带给你生活的无穷魅力吧!
君山银针区在哪里?君山银针区在哪里呢?君山银针区属于湖南特色茶叶,因为茶叶的生长环境在君山,特意取名为君山银针茶。君山银针区在湖南君山岛上,小导环境优美,有适合茶叶生长的沙地,也有适合茶叶生长的泉水。君山银针区,环境优美,让我们再次领略美景加茶树吧!
君山又名洞庭山,为湖南岳阳市君山区洞庭湖中岛屿。岛上土壤肥沃,多为砂质土壤,年平均温度16~17度,年降雨量为134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较大,三月至九月间的相对湿度约为80%,气候非常湿润。君山银针区,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树木丛生,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山地遍布茶园。
君山岛四面环水,无高山深谷,太阳从早到晚照射全岛,年均日照进间为1740小时,空气湿度大,年均相对湿度84%,阳光中含有较多的红光和黄光,昼夜湿差较小,空气温度变化较平缓,而地面昼夜温差大,这种小气候特别有利于茶树生长。
原来君山银针区在这个小岛上面,上面自然环境优美,土地肥沃,适合一切茶叶的生长和繁殖。可能大家不了解茶叶的生长环境应该是怎么样的。一般环境优美的地方适合茶树的生长。
以上内容是关于君山银针的故事传说和君山银针的历史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