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广元黄茶介绍 广元黄茶是什么茶

时间:2023-06-13 09:03:36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广元黄茶介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广元黄茶是什么茶和广元黄茶介绍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广元黄茶介绍 广元黄茶是什么茶1

广元黄茶介绍 广元黄茶是什么茶

2023年,木门镇三合村成立了龙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如今,合作社已经成立了6年,如何切实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如何激发农户的积极性?龙山茶叶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路子。

萌芽—

扶持政策好小山村迎来茶叶商机

走进三合村,一家茶厂开在村子前头。村里不仅有传统的绿茶,而且有不少的田地刚种上茶苗,上面还盖着农用薄膜,这里种植的是“天台黄茶”。

据木门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向文能介绍,三合村种茶的历史悠久。“但茶叶发展几十年后,逐渐面临着青壮年劳力缺乏、茶叶技术不过关等问题。”向文能说。

2003年,三合村的茶产业迎来了长足发展。为扩大茶叶种植规模,根据退耕还林政策,旺苍县委、县政府鼓励地方大力种茶。“政策促进了农户的种茶积极性。县政府每年还要免费供应茶叶专用肥。另外,因为附近有茶厂,上午采的茶,下午就可以卖,没有后顾之忧。我本来在2003年只种了9亩茶园,2023年把规模扩大到了13亩多。”龙山茶叶合作社副理事长、茶叶种植大户孙荣思告诉记者。

2023年,石大青、王华方和孙荣思几位种茶大户发起成立了龙山茶叶专合社,当时只有12个种茶大户加入。同年,村里还引进业主,将100亩村集体茶园流转给业主建园发展,方便茶厂统购统销村民种植的绿茶鲜叶。

发展—

先进带后进社员土地入股专合社

专合社成立了,怎么发展成了摆在合作社面前的大事。社连着人,地绑着利。已经加入合作社的社员在看着,没入社的村民农户也在看着,该怎么办?

2023年,专合社征求社员的意见后,实行土地入股分红,方便合作社集中种植和管理、连片发展茶叶。“这样做的好处是,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种茶队伍,同时还能拿到分红。”三合村村主任、龙山茶叶专合社理事长石大清介绍说。

“不过,起初有些村民的思想转不过弯,总觉着地是自己种放心,不愿意入股;有的对种茶技术不了解,害怕专合社搞不起来,不愿意入社。后来通过种茶大户 ‘先进带后进’、‘一户带三户’带领农户种茶,彻底打消了这些农户的顾虑。”石大清说。

三合村三组村民王兵在孙荣思的指导下,种茶技术大幅提高,2023年也加入专合社,如今7亩茶园一年收入近3万元,另外他在专合社务工还能收入1万元。

专合社通过实施种茶技术服务、生产环节服务、建园补贴、争取项目资金、免费供应茶苗等优惠措施,吸引了更多农户入社。2023年,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180多户,其中注册社员82户,106户村民参与土地入股,在合作社社员当中占比近六成。

前景—

加强示范带动引领更多农户共享收益

目前,龙山茶叶专合社已成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集中发展,老百姓尝到了种茶的甜头。石大清介绍,社员可以得到鲜叶、返利分红、务工这三部分的收入。几年下来,人平年均增收达3000多元。

三合村大部分农户保留有茶园,可以通过种茶增加收入。石大清介绍,村民每出售一斤鲜叶给合作社,可享受每斤茶叶1元左右的第一次返利;土地入股、合作社统购统销等创造的收益,将实行二次返利,这部分按茶叶产量来算,也相当于每斤茶叶返利1元。

务工方面,村民增加收益也十分明显。比如,三合村三组留守妇女张丽华,2023年就通过在园区打工,两个多月赚了2万元钱。

村里的茶叶管护也上升到了一个新水平。通过标准化、集约化管理、集中作业,效率更高,三合村还带动了邻近两个村、800多户一起发展茶叶。

2023年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集中土地500亩,通过改土,示范种植“天台黄茶”。石大清介绍,这种茶的出产价为8800元/斤,市场售价曾达到12800元/斤,预计2023年投产,2023年亩均收益将达到12万元。

“今年的气温低,预计3月10号以后就可以采茶了。”石大清说,“今年全村有600亩左右绿茶投产,目前茶叶生长情况良好;另外还有处于生长期的绿茶1600亩左右、黄茶500亩。将来,等黄茶效益起来后,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希望能引领更多的农户种上黄茶,共享发展收益。”

黄茶知识内涵

在炒青绿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之一(黄茶)。

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这个闷堆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绿茶是不发酵的,而黄茶是属于发酵茶类。

黄茶,按其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黄小芽主要有北港毛尖、沩山毛尖、远安鹿苑茶、皖西黄小茶、浙江平阳黄汤等;黄大茶有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岳西和湖北英山所产的黄茶和广东大叶青等。

关于黄茶的产地

岳阳市将继续发力”环洞庭湖优质黄茶带”建设

中国茶网资讯:近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对环洞庭湖优质黄茶带建设作出宏观部署。文件明确,环洞庭湖优质黄茶带主要包括5个县市区,有君山银针、巴陵春、兰岭3个中国驰名商标。其主攻方向是:进一步扩大黄茶标准化基地面积,促进黄茶加工企业的工艺设备改造升级,不断提升黄茶品牌的知名度。到2023年,该区域要力争建成50万亩黄茶标准化基地,黄茶加工能力达到4万吨。岳阳市科技局副局长彭波涛表示,为了推动岳阳的黄茶产业发展,科技部门将积极投身环洞庭湖优质黄茶带建设,继续发光发热,出力出钱。

岳阳有“中国黄茶之乡”的美誉。一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省市科技部门对发展黄茶产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组建黄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线高校产学研结合,通过立项支持指导科研科技开发。2023年,中国首个黄茶产业园落户君山,中国黄茶研究所随之签约。2023年,“黄茶产业化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被列为农业领域省科技重大专项。成功协办了第九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举办了首届中国(岳阳)黄茶文化节和2023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新开发了四大系列,几十个品种,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新型工艺花香黄茶获得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在岳阳市七届二次人大会议上,市长盛大荣华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以屈原为核心区的岳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君山黄茶产业园等为抓手,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未来五年,岳阳投入10亿元,大力支持以君山茶业为代表的黄茶龙头企业,将全市茶园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实现年产黄茶10万吨、黄茶综合年产值100亿元。

“三黄透三绿”的缙云黄茶

缙云山青水秀,盛产茶叶,产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000多年,其茶质优、口感好。明万历年间《括苍汇记》载,“缙云物产多茶”“缙云贡黄芽三斤”。清道光年间《缙云县志》曰:“茶,随处有之,以产小筠、大园、柳塘者佳。括苍云雾茶亦为珍品”。

缙云黄茶外形色泽,金黄透绿,光润匀净;汤色,鹅黄隐绿,清澈明亮;叶底,玉黄含绿,鲜亮舒展;滋味,清鲜柔和,爽口醇和;香气,清香高锐,独特持久。

缙云黄茶多数分布于缙云海拔500—700米高山密林地带,茶叶生长地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林木参天,泉鸣谷应,植被茂盛,土壤有机质丰富,因其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并远离污染,是真正的原生态茶。2023年送土样到浙大土化系检测,缙云县茶叶产区的铅、铜、锌、镉等土壤重金属含量远远低于标准参考值。

传统的黄茶,用手工炒制,要在特制的铁锅内运用抖、抓、压、推、拉、磨等手法,不断灵活的变换炒制而成。每一片缙云黄茶都包容了大自然雨水的滋润、阳光的抚育,采茶人的辛勤、炒茶人的细致与用心。

简述:温州“平阳黄汤”的加工工艺

温州黄汤茶叶加工工艺因种种原因失传,直至1987年才恢复,恢复黄汤的加工工艺,能推动平阳茶产业的发展,提高茶农经济效益,更能使历史名茶重扬名声,延续文化传统。

浙江名茶温州黄汤,始于清代,一度被列为贡品。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每年有千余担运销上海、营口、天津、北京等大城市,而后因多种原因停产,加之原先茶叶加工由农民手工操作,缺少系统、书面的文字记载,以致平阳黄汤加工工艺逐渐失传,茶市上不见其影。虽然我国也有黄茶,但由于品种的不同,在茶树品种选择、加工工艺上也完全不同,因此难以借鉴其他黄茶的加工工艺。

为了恢复平阳黄汤的加工工艺,让历史名茶重放光彩,早在1987年,在平阳县农业局工作的林平与水头名茶开发场的卢立浣、陈积柱开展合作,共同从事黄汤茶叶的加工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反复试制,一套完整的“平阳黄汤茶叶加工工艺”终于出炉。从选择原叶,到每个程序的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了以平阳特早茶作为黄汤原料,以杀青、揉捻、闷堆发酵、闷烘与提香五道工序进行加工。

霍山黄芽的制造分五道工序

霍山黄芽鲜叶细嫩,因山高地寒,开采期一般在谷雨前3—5天,采摘标准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黄芽要求鲜叶新鲜度好,采回鲜叶应薄摊散失表面水分,一般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晚制完。

黄芽制造分杀青、初烘、摊放、复烘、足烘五道工序。

杀青:用口径60—70厘米的平锅,两锅或三锅砌成一灶,两口锅分生锅和熟锅,三口锅分里锅(生锅)、中锅和外锅(熟锅)。以木炭为燃料。生锅温度较高,鲜叶下锅能听到有炒芝麻的响声为度,每锅投叶量100克左右。杀青用芦花帚或高梁帚炒制,生锅快炒透炒,叶子要捞净抖开,用力宜轻,不伤毫芽。熟锅继续完成杀青,要与生锅配合得当,防止“上锅催下锅,下锅等上锅”。至杀青适度,即起锅摊凉。

初烘和摊放:初烘用烘笼烘焙,火温100℃左右,每烘摊放5—6锅杀青叶,烘时勤翻匀摊,至五、六成干时,二烘并为一烘继续烘焙,约七成干时下烘。摊放1—2天,使其回潮黄变,剔除片杂后复烘。

复烘:将黄变后的茶叶继续烘焙,以蒸发水分,抑制黄变,温度视黄变程度而定,黄变程度不足,温度宜低,黄变适度时温度则要高。一般控制火温在90℃左右,烘至八、九成干为止。然后再任其回潮1—2天,以促使进一步黄变。

足烘:温度100—120℃,以增进茶香,翻烘要勤、轻、匀,烘至足干,趁热装筒封盖。

霍山黄芽的品质特点是,外形似雀舌,芽叶细嫩多毫,叶色嫩黄,汤色黄绿清明,香气鲜爽,有熟栗子香,滋味醇厚回甜,叶底黄亮,嫩匀厚实。

霍山黄芽的好处非常多

霍山黄芽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黄茶是大家非常喜欢喝的茶,霍山黄芽是黄茶的一种,品质是非常好的。那么霍山黄芽的好处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霍山黄芽的好处介绍吧。

霍山黄芽属于不发酵的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成分,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茶多酚、维生素、脂肪酸等有益成分,常喝霍山黄芽有助于清除动脉血管壁上胆固醇的蓄积,降低血脂,还能加速脂肪的分解,从而达到减肥的好处。

霍山黄芽的好处1、抗辐射

经常使用电脑的人不妨多饮用黄茶,因为黄茶含有茶多酚、维生素、脂多糖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之功效,有抗辐射、消除黑眼圈等好处。

霍山黄芽的好处2、益思提神

霍山黄芽中的咖啡碱、茶儿素等,有兴奋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饮用霍山黄芽,可以提神醒脑、解除疲乏、振奋精神等,有着很不错的益思提神的好处。

霍山黄芽的好处3、增强免疫力

饮用霍山黄芽,有利于提高人体中的白血球和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脾脏细胞中白细胞间素的形成,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霍山黄芽的好处从文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它比绿茶多了一个发酵的步骤,对于肠胃来说刺激作用就大大减少了,建议肠胃不好的人不要饮用绿茶可以喝一些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的功效是什么

霍山黄芽的功效是什么?据史料记载,霍山黄芽源于唐朝之前,也是皇帝御用,是霍山县久负盛名的历史名茶。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霍山黄芽的功效是什么,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看看吧。

霍山黄芽,霍山黄芽自明代列为贡品。六安州志载:明时六安贡茶制定于未分霍山县之前原额茶二百袋,霍山办茶一百七十五袋。霍山县志载明人曹琥《注黄芽茶疏》中说:臣查得本府额贡茶岁不过二十斤,祖宗以来圣贤相承不闻以为不足……宁府正德十年之贡(1515年)取去芽茶一千二百斤,细茶六千斤,不知实贡朝廷几何……芽茶一斤,卖银一两,犹恐不得。霍山黄芽唐时为饼茶,唐《膳夫经手金录》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

霍山黄芽,清乾隆四十一本(6-2)《霍山县志》贡茶产地载:“六安茶六安与霍山所并产也其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以似凿(寨本名六万,讹称六安)。顾霍邑山多绕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实浮于霍而贡额州不县之什二)……产茶之地惟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出西南,迟在雨后,帮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今为详著其地此霍被六大较可睹矣。东山……贡茶岁居其八九(东山25处属县境的有与儿街、但家庙、单龙寺、东西溪等21处)。又据《霍山县志》载:“光绪年间,以南乡雾迷尖(即乌米尖),挂龙尖二山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

明代霍山知县王毗翁诗云:”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春来一县香。为了修复损害的生态,恢复花茶之霍山黄芽在人民心目中的印象,农技站、茶站的技术人员付出了大量心血,北到广州,南到秦皇岛,西至上海,跑遍了大江南北,终于找到了原来的品种遗留,后又经反复实验,终于使品质规格趋于固定。

以上内容是关于广元黄茶介绍和广元黄茶是什么茶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广元黄茶介绍 广元黄茶是什么茶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17336.html

上一篇:宜黄茶叶 江西宜黄怎么样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