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蒙顶黄芽是哪里的茶 蒙顶黄芽是什么茶类

时间:2023-06-13 18:24:50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蒙顶黄芽是哪里的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蒙顶黄芽是什么茶类和蒙顶黄芽是哪里的茶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蒙顶黄芽是哪里的茶 蒙顶黄芽是什么茶类1

蒙顶黄芽是哪里的茶 蒙顶黄芽是什么茶类

蒙山茶不愧为中国名茶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人们对蒙山茶的品质赞扬不已。《蒙山图经》云:“蒙顶有茶,受阳气之全,其茶芳香。”历代名人学士皆留粗许多称颂蒙山茶的诗篇。宋代文同《谢人寄蒙顶新茶诗》有:“蜀士茶称圣,蒙山味独珍。”宋代文彦博《蒙顶茶诗》云:“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清代赵恒《试蒙山茶》诗中,亦有“色淡香长品自仙”之句。可见蒙顶茶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之声誉,且久兴不衰。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蒙顶山茶的的代表——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的特点

蒙顶黄芽,是芽形黄茶之一,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蒙顶茶栽培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古时为贡品供历代皇帝享用,新中国成立后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蒙顶黄芽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

蒙顶黄芽的加工工序

蒙顶黄芽的养生功能

极品黄茶蒙顶黄芽芽叶细嫩,显毫,香味鲜醇,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

蒙顶黄芽的冲泡方法

用开水预热茶杯,清洁茶具,并擦干杯,以避免茶芽吸水而不宜竖立。用茶匙轻轻从共罐中取出蒙顶黄芽约3克,放入茶杯待泡。用水壶将70度左右的开水,先快后慢冲入盛茶的杯子,至1/2处,使茶芽湿透。

稍后,再冲至七八分满为止。约5分钟后,去掉玻璃盖片。蒙顶黄芽冲泡后,可看见茶芽渐次直立,上下沉浮,并且在芽尖上有晶莹的气泡。刚冲泡的蒙顶黄芽是横卧水面的,加上玻璃片盖后,茶芽吸水下沉,芽尖产生气泡,犹如雀舌含珠,似春笋出土。

接着,沉入杯底的直立茶芽在气泡的浮力作用下,再次浮升,如此上下沉浮,真是妙不可言。当启开玻璃盖片时,会有一缕白雾从杯中冉冉升起,然后缓缓消失。赏茶之后,可端杯闻香,闻香之后就可以品饮了。有诗云,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芽。

蒙顶黄芽的储存注意事项

如果蒙顶黄芽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喝完,为保证饮用品质,一定要要用恰当的方法储存,若储藏得法,保持干燥的蒙顶黄芽储藏一年仍能保持色绿、香浓、味醇的品质。但是不论采用何种贮存方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蒙顶黄芽水分含量尽量要低,不得高于6%,要求茶生产企业能严格控制成品茶的水分含量。

二、储藏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要低,控制在60%以下为佳。

三、严禁茶叶与异味接触。在感染异味方面,因为茶叶中含有帖烯化合物和高分子枸橼酸,这些能很快就吸收其他物质的气味而改变或掩盖茶叶本来的气味。

四、避免阳光直射。光线对茶叶品质有影响,特别是将茶放置于强光下太久,很容易破坏叶绿素,使得茶叶颜色枯黄发暗,品质变坏;同时,如在日光下曝晒,还会产生日晒味,难以饮用。

五、防止茶叶挤压。避免挤压破碎,损坏茶叶美观的外形。

六、分批放置。家庭消费一般是购买小规格包装的茶叶,分批放置,尽量减少平时饮用过程中因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的品质劣变。

最具有温性的茶叶是蒙顶黄芽

市场上有过茶叶流行的风潮,一段时间流行花茶,一段时间绿茶最受欢迎,还有一段时间铁观音最畅销,黄茶却没有经历过流行的时期,因为人们对这种茶了解少,其实,黄茶是最具有温性的茶叶,以蒙顶黄芽为代表。

黄茶,从我们现在的工艺上讲是需要闷黄工艺而得到,从一个产品的历史来讲却并不是这样。古代黄茶一般是指采用“色黄而白”的芽叶,所制成的黄茶具有“黄汤、黄叶”,口感“嫩甜香、甜醇鲜爽”风味,所以我们的黄茶有品种黄茶和工艺黄茶之分,蒙顶黄芽就属于工艺黄茶。工艺黄茶又有湿坯闷黄和干坯黄变,闷黄实际上就是在湿热的作用下进行。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真茶性冷,惟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去疾。”蒙顶黄芽是中国唯一温性茶的代表。然而从人类吃食物上的角度来分析:大家吃东西的时候都会讲究食性,可温补还是可降火等的功效与我们的茶也有相似之处。从古书记载可以看出,唯有中国的蒙顶山茶茶性温,从茶性角度来讲,温性茶的代表便是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在茶叶中是最具温性的代表茶叶,它的温和适合大部分人,特别是体质弱、体内寒冷的人饮用。黄茶虽然不被人熟知,但它在六大茶类中也有其闪光点。

蒙顶黄芽茶是什么茶

蒙顶黄芽是黄茶的一种,属黄茶珍品。茶芽扁平挺直,芽条均齐整,色泽嫩黄至微黄,芽毫显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碧透,滋味鲜润回甘,叶底金芽嫩黄。

蒙顶黄产于四川,美丽的四川北蒙山终年烟雨蒙蒙,茫茫云雾,环境优越,土地肥沃,据史料记载,2000多年前蒙山就种植茶树。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蒙顶山区主产“蒙顶黄芽”,近30年来随着人们消费形态的变化,蒙顶黄芽产量有所下降,但仍为黄茶类名优茶中之珍品。

蒙顶黄芽采摘于春分时节,选采鳞片开展圆肥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要求芽头肥壮匀整,主要分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九道工序。

黄茶制作工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说到黄茶,是“知道的人多,喝到的人少”。其原因是:“名气大,产量少”。一是产区比较窄,仅限于四川雅安、湖南岳阳、安徽霍山等传统地区;二是产量和销量很少,黄茶在茶叶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小到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下面带大家看看黄茶是怎么制作而成的!

黄茶制作工序

1、杀青:杀青前要磨光锅面,杀青过程中动作要轻巧灵活,火温要“先高后低”,4~5分钟后,青气消失,散发出清香气即可出锅。

2、揉捻:黄茶的揉捻可以趁热揉捻,在湿热作用下既有利于揉捻成条,也起到到闷黄作用。同时,热揉后叶温较高,有利于加速闷黄过程的进行。因此,黄茶在杀青后期或杀青后,优质茶叶加工新技术与手エ炒边炒边揉,即加热揉捻做条。黄茶揉捻用力要轻,防止茶汁挤出,色泽变黑。

3、闷黄:闷黄是黄茶加工的独特工艺,也是黄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黄茶闷黄有在杀青或揉捻后的湿坯闷黄,也有在初烘后的干坯闷黄。影响闷黄的主要因素有茶叶含水量和叶温。闷黄的初始叶温,闷黄叶的保温条件,对闷黄的影响较大,为了控制黄变的进程,通常要采用趁热闷黄,有时候还要用烘、炒来提高叶温,促进黄变变;但必要时也可通过翻堆来降低叶温。

4、干燥:黄茶的干燥过程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他茶类偏低,一般控制在50~60摄氏度。

黄茶的现世出于偶然

黄茶的现世出于偶然——据说是由于绿茶加工操作不当而来的。绿叶变黄对绿茶来说是品质上的错误,而对黄茶来说,则要创造条件促进黄变,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这就是黄茶制造的特点。

因为制作技术不好,含水量较多的茶叶干燥不及时,引起黄变,绿茶变成黄茶。由于这种“闷黄”(闷堆焐黄)现象的发现,由此发明创造了黄茶的制造方法,也由此产生了茶的新种类——黄茶。

黄茶虽然属于轻发酵茶,但却不归为半发酵的乌龙茶类(即青茶),它是一个独立的茶类。此外还有另一种说法,因茶叶储存不善而得到黄茶。

这两种说法归结起来,黄茶的惊奇现世都可以说是“纯属偶然”。可以说,人类的许多发现、发明和创造都往往源于“偶然”,这是十分奇特有趣又有启迪意义的现象。

虽然黄茶的现世出于偶然,但我们对黄茶的认识切不可由此而产生偏颇,黄茶以其独特品质和深厚底蕴,在我国六大茶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黄茶种类及基本制作工艺介绍

黄茶是基本茶类之一,属轻发酵茶。黄茶主产于浙江、四川、安徽、湖南、广东、湖北等省。黄茶依原料芽叶的嫩度和大小可分为黄大茶、黄小茶和黄芽茶。

(1)黄大茶。黄大茶是以一芽二三叶至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制成的黄茶,主要品种有霍山黄大茶和广东大叶青。

(2)黄小茶。黄小茶是以一芽二三叶的细嫩芽叶为原料制成的黄茶,主要品种有北港毛尖、沩山毛尖和平阳黄汤等。

(3)黄芽茶。黄芽茶是以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原料制成的黄茶,主要品种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莫干黄芽等。

黄茶的品质特点:黄叶、黄汤、黄叶底,滋味浓醇清爽。

黄茶的基本制作工艺:鲜叶→杀青→揉捻→焖黄→干燥。

焖黄是黄茶加工的特点,是形成黄茶“黄汤、黄叶”品质的关键工序。焖黄工艺分为湿坯焖黄和干坯焖黄。

黄茶加工工艺介绍

黄茶加工主要有杀青、闷黄、(揉捻)、干燥工序。

(1)杀青黄茶杀青与绿茶的杀青相似。

(2)闷黄闷黄是黄茶制造工艺的特点,也是其形成黄叶黄汤品质特征的关键过程。作为一个独立的加工工序,有的黄茶采取杀青后闷黄,有的黄茶放在毛火后闷黄,有的黄茶采用闷炒交替进行。

(3)干燥其作用类似于绿茶。

蒙顶黄芽制作工艺,八道工序制作而成!

蒙顶黄芽,属于黄茶中的黄芽茶,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是黄芽茶中较为出名的品种,具有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花香幽长,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的特点。那蒙顶黄芽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

蒙顶黄芽加工工艺

蒙顶黄芽制造分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由于芽叶特嫩,要求制工精细。

杀青:用口径50厘米左右的平锅,锅壁表面平滑光洁,采用电热或干柴供热。当锅温升到100℃左右,均匀地涂上少量白蜡。待锅温达130℃时,蜡烟散失后即可开始开杀青。每锅投入嫩芽120-150克,历时4-5分钟,当叶色转暗,茶香显露,芽叶含水率减少到55-60%,即可出锅。

初包:包黄是形成蒙顶黄芽品质特点的关键工序。将杀青叶迅速用草纸包好,使初包叶温保持在55℃左右,放置60-80分钟,中间开包翻拌一次,促使黄变均匀。待叶温下降到35℃左右,叶色呈微黄绿时,进行复锅二炒。

复包:得炒以后,为使叶色进一步黄变,形成黄色黄汤,可按初包方法,将50℃的的得炒叶进行包置,经50-60分钟,叶色变为黄绿色,即可复锅三炒。

三炒:操作方法与复炒相同,锅温70℃左右,炒到茶条基本定型,含水率30-35%时即可。

堆积摊放:目的是促时叶内水分均匀分布和多酚类化合物自动氧化,达到黄叶黄汤的要求。将三炒叶趁热撒在细篾簸箕上,摊放厚度5-7厘米,盖上草纸保温,堆积24-36小时,即可四炒。

四炒:锅温60-70℃,以整理外形,散发水分和闷气,增进香味。起锅后如发现黄变程度不足,可继续堆积,直到色变适度,即可烘焙。

烘焙:烘顶温度保持40-50℃,慢烘细焙,以促进色香味的形成。烘至含水率5%左右,下烘摊放,包装入库。

蒙山茶不愧为中国名茶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人们对蒙山茶的品质赞扬不已。《蒙山图经》云:”蒙顶有茶,受阳气之全,其茶芳香。”历代名人学士皆留粗许多称颂蒙山茶的诗篇。宋代文同《谢人寄蒙顶新茶诗》有:”蜀士茶称圣,蒙山味独珍。”宋代文彦博《蒙顶茶诗》云:”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清代赵恒《试蒙山茶》诗中,亦有”色淡香长品自仙”之句。可见蒙顶茶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之声誉,且久兴不衰。

蒙顶黄芽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扁直,色泽微黄,芽毫毕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匀齐。为蒙山茶中的极品。

四川名茶之蒙顶黄芽茶的扫盲知识介绍

四川名茶蒙顶黄芽是什么茶?四川名茶蒙顶黄芽有何特色?蒙顶黄芽生长在四川著名风景区蒙顶山上,我们都知道自古就有好山产好茶的说法,成长与蒙顶山的四川名茶蒙顶黄芽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茶,是黄茶中的精品。下面我们一同来了解下对于四川名茶蒙顶黄芽的介绍。

四川蒙顶黄芽,属黄茶。选四川雅安蒙顶山产的圆肥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经复杂工艺制作而成,是茶叶知名的极品!蒙顶黄芽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暴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透碧,味道鲜醇会甘,叶底全芽嫩黄。

好的四川蒙顶黄芽,通常拥有这三大特色:

1、芽外形匀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全毫暴露

2、色黄亮透碧,味道甜香鲜嫩,甘醇鲜爽

3、底全芽嫩黄,彰显贡茶品质

蒙顶黄芽合适喜爱外形扁平,甜香鲜嫩,回甘耐久,耐泡度高的雅志之士!特别合适喜欢欣赏茶形的茶友,但不习惯绿茶之微涩口感的高消费群体!

蒙顶黄芽茶的泡法及功效

蒙顶黄芽茶的泡法

冲泡蒙顶黄芽用的水以清澈的山泉为佳,茶具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并用玻璃片作盖。杯子高度10-15厘米,杯口直径4-6厘米,每杯用茶量为3克。

具体的冲泡程序如下:

用开水预热茶杯,清洁茶具,并擦干杯,以避免茶芽吸水而不宜竖立。用茶匙轻轻从共罐中取出蒙顶黄芽约3克,放入茶杯待泡。用水壶将70℃左右的开水,先快后慢冲入盛茶的杯子,至1/2处,使茶芽湿透。

稍后,再冲至七八分满为止。约5分钟后,去掉玻璃盖片。蒙顶黄芽冲泡后,可看见茶芽渐次直立,上下沉浮,并且在芽尖上有晶莹的气泡。刚冲泡的蒙顶黄芽是横卧水面的,加上玻璃片盖后,茶芽吸水下沉,芽尖产生气泡,犹如雀舌含珠,似春笋出土。

接着,沉入杯底的直立茶芽在气泡的浮力作用下,再次浮升,如此上下沉浮,真是妙不可言。当启开玻璃盖片时,会有一缕白雾从杯中冉冉升起,然后缓缓消失。赏茶之后,可端杯闻香,闻香之后就可以品饮了。

冲泡蒙顶黄芽四不宜:

蒙顶黄芽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上乘饮料。但是饮茶还需要讲究科学,才能达到提精神益思维、解口渴去烦恼、消除疲劳、益寿保健的目的。但有些人饮茶习惯不科学,应该避免。

①用保温杯泡茶

沏茶宜用陶瓷壶、杯,不宜用保温杯。因用保温杯泡茶叶,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茶叶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减少;浸出的鞣酸和茶碱过多,有苦涩味,因而也损失了部分营养成分。

②用沸水泡茶

用沸腾的开水泡茶,会破坏很多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C、P等,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还易溶出过多的鞣酸等物质,使茶带有苦涩味。因此,泡茶的水温一般应掌握在70℃-80℃。

③泡茶时间过长

蒙顶黄芽茶叶浸泡4-6分钟后饮用最佳。因此时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时间太长,茶水就会有苦涩哧。放在暖水瓶或炉灶上长时间煮的茶水,易发生化学变化,不宜再饮用。

④习惯于泡浓茶

以上内容是关于蒙顶黄芽是哪里的茶和蒙顶黄芽是什么茶类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蒙顶黄芽是哪里的茶 蒙顶黄芽是什么茶类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17644.html

上一篇:天台山紫凝黄价格 天台县黄茶基地在哪里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