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岳阳黄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岳阳黄茶属于什么类型

时间:2023-06-14 02:23:40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岳阳黄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岳阳黄茶属于什么类型和岳阳黄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岳阳黄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岳阳黄茶属于什么类型1

岳阳黄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岳阳黄茶属于什么类型

湖南岳阳黄茶历史久远,已拥有“君山银针”、“兰岭”、“巴陵春”、“洞庭春”等6个茶叶类中国驰名商标。目前黄茶产值占全国70%,已成为全国黄茶生产、加工与贸易规模最大的集中产业区。

2023第二届中国(岳阳)黄茶文化节暨岳阳茶业博览会,将于11月27日至29日在“中国黄茶之乡”岳阳召开。日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岳阳市政府在岳阳发布了这一新闻。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称:“这有利于资源对接、企业壮大,对黄茶产业健康发展意义深远。”

岳阳黄茶历史久远,已拥有“君山银针”、“兰岭”、“巴陵春”、“洞庭春”等6个茶叶类中国驰名商标。目前黄茶产值占全国70%,已成为全国黄茶生产、加工与贸易规模最大的集中产业区。新闻发布会上,岳阳市副市长熊炜介绍称,本次节会主题为“江湖名城·黄茶飘香”,期间将开展岳阳茶业博览会、黄茶高峰论坛暨经销商峰会、研讨制定黄茶“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五大主题活动。

安吉黄茶园里种出“黄金”

以往提起浙江安吉,人们自然会想到安吉白茶。但如今安吉人又以黄茶为荣,卖出了“四十克黄茶一克金、两元钱只买一株苗”的高价。

陪同采访的社长徐水荣说,观赏只是黄茶功能之一,更重要的是黄茶卓越的品质。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今年5月20日提供的检测报告上表明,黄茶“氨基酸含量9.6%,维生素C含量0.31%”,“安吉白茶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是现有中国绿茶最高的,而安吉黄茶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又分别高出安吉白茶3.6个百分点0.11个百分点。”浙江大学茶学系一位教授这样评价。

一株黄茶从哪里来?

在皈山乡观音桥村,笔者见到了已被移植下山的母本“黄茶树”。与绿茶和白茶不同,“黄茶树”的顶端芽叶一年四季均成金黄色。

周毛毛发现黄茶树,还是在1998年冬天。他在承包的170亩绿茶山施肥时,发现有一株茶树的叶子全部呈金黄色。周毛毛对新发现的茶树品种有些不知所措,“当时我们这里正在大力推广种植安吉白茶。”这棵茶树几乎成了他多年最大的心事。

转机出现在安吉“白叶二号”的出现,安吉灵峰寺附近有一种芽叶泛黄的茶树,制成干茶后取名“白叶二号”卖得很好。周毛毛心想,自己山上的茶树比“白叶二号”颜色更深,是金黄色的,应该更有价值。

2023年,周毛毛从母本茶树上剪下枝条扦插,第一批种了一亩多地800多株“黄茶”,这种芽叶呈金黄色的茶树便被当地农民称做“黄茶”。

中国茶网资讯

《岳阳黄茶》有了地方标准

安溪朝天山茶王:君山银针茶艺表演

(一) 器皿选择

水晶玻璃杯4只,酒精炉具一套,茶道具一套,青花茶荷一个,茶盘一个,茶池一个,香炉一个,香一支,茶巾一条。

(二) 基本程序

1.焚香——焚香静气可通灵。

2.涤器——涤尽凡尘心自清。

3.鉴茶——蛾皇女英展仙姿。

4.投茶——帝子投湖千古情。

5.润茶——洞庭波涌连天雪。

6.冲水——碧涛再撼岳阳城。

7.闻香——楚云香染楚王梦。

8.赏茶——湘水浓溶湘女情。

10.谢茶——品罢寸心逐白云。

(三) 解说词

今天很高兴能和各位嘉宾一同品饮黄茶中的极品——君山银针。君山银针产于洞庭湖中的君山岛。“洞庭天下水”,八百里洞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每一朵浪花都在诉说着中华文化的无限。“君山神仙岛”,小小的君山岛上堆积布满了中华民族的无数故事。这里有舜帝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之墓,这里有秦始皇的封山石刻,这里有至今仍在流淌着爱情传说的柳毅井,这里还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陆游等中华民族精英留下的足迹。这里所产的茶吸收了湘楚大地的精华,尽得云梦七泽的灵气,所以风味奇特,极耐品味。好茶还要配好的茶艺,下边就由我为各位嘉宾献上“君山银针”茶艺。

第一道程序“焚香”

我们称之为“焚香静气可通灵”。“茶须静品,香可通灵”。品饮像君山银针这样文化沉积厚重的茶,更须要我们静下心来,才能从茶中品味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第二道程序“涤器”

我们称之为“涤尽凡尘心自清”。品茶的过程是茶人澡雪自己心灵的过程,烹茶涤器,不仅是洗净茶具上的尘埃,更重要的是在澡雪茶人的灵魂。

第三道程序“鉴茶”

我们称之为“娥皇女英展仙姿”。品茶之前首先要鉴赏干茶的外形、色泽和气味。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不幸驾崩于九嶷山下,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英前来奔丧,在君山望着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放声痛哭,她们的泪水洒到竹子上,使竹杆染上永不消褪的斑斑泪痕,成为湘妃竹。她们的泪水滴到君山的土地上,君山上便长出了象征忠贞爱情的植物——茶。茶是娥皇女英的真情化育出的灵物,所以请各位传看“君山银针”,称之为“娥皇女英展仙姿”。

第四道程序“投茶”

称之为“帝子沉湖千古情”,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所以也称之为“帝子”。她们为奔夫丧时乘船到洞庭湖,船被风浪打翻而沉入水中。她们对舜帝的真情被世人们传颂千古。

第五道程序“润茶”

我们称之为“洞庭波涌连天雪”。这道程序是洗茶、润茶。洞庭湖一带的老百姓把湖中不起白花的小浪称之为“波”,把起白花的浪称为“涌”。在洗茶时,通过悬壶高冲,玻璃杯中会泛起一层白色泡沫,所以形象地称为“洞庭波涌连天雪”。冲茶后,杯中的水应尽快倒进茶池,以免泡久了造成茶中的养分流失。

第六道程序“冲水”

因为这次冲水是第二次冲水,所以我们称之为“碧涛再撼岳阳城”。这次冲水只可冲到七分杯。

第七道程序“闻香”

我们称之为“楚云香染楚王梦”。通过洗茶和温润之后,再冲入开水,君山银针的茶香即随着热气而散发。洞庭湖古属楚国,杯中的水气伴着茶香氤氲上升,如香云缭绕,故称楚云。“楚王梦”是套用楚王巫山梦神女,朝为云,暮为雨的典故,形容茶香如梦亦如幻,时而清悠淡雅,时而浓郁醉人。

第八道程序“赏茶”

也称为“看茶舞”,这是冲泡君山银针的特色程序。君山银针的茶芽在热水的浸泡下慢慢舒展开来,芽尖朝上,蒂头下垂,在水中忽升忽降,时沉时浮,经过“三浮三沉”之后,最后竖立于坯底,随水波晃动,像是娥皇、女英落水后苏醒过来,在水下舞蹈。芽光水色,浑然一体,碧波绿芽,相映成趣,煞是好看。我国自古有“湘女多情”之说,您看杯中的湘灵正在为你献舞,这浓浓的茶水恰似湘灵浓浓的情。

第九道程序“品茶”

我们称之为“人生三味一杯里”。品君山银针讲究要在一杯茶中品出三种味。即从第一道茶中品出湘君芬芳的清泪之味。从第二道茶中品出柳毅为小龙女传书后,在碧云宫中尝到的甘露之味。第三道茶要品出君山银针这潇湘灵物所携带的大自然的无穷妙味。好!现在请大家慢慢地细品这杯中的三种滋味。

第十道程序“谢茶”

我们称之为“品罢寸心逐白云”。这是精神上的升华,也是我们茶人的追求。品了三道茶之后,是像吕洞宾一样“明心见性,浪游世外我为真” ,还是像清代巴陵邑宰陈大纲一样“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我相信各位嘉宾心中自有感悟。谢谢大家光临,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品茗赏艺。

看看君山银针的鉴别方法

想要购买好品质的茶友,知道如何鉴别君山银针品质吗?本文重点讲解的是君山银针的鉴别方法,希望对茶友们有所帮助。在了解君山银针的鉴别方法之前,先来认识一下君山银针吧。

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君山银针的鉴别方法:

一:外观。看其茶色是否是金黄色。君山银针茶的外形与其名字一样一根根想尖细的针。橙黄色的外表,一样即可辨别出是君山银针茶。一些伪劣的君山银针茶是没有这样的外形颜色的。

二:冲泡。优质的君山银针茶叶在冲泡以后有一个很特别的鉴定方法。那是其茶叶在冲泡玩后会一根根的树立起来。这也是很好的鉴别方式一种。假冒的茶叶是不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君山银针–身居白银盘茶

君山银针,产于号称八百里的洞庭湖中一个秀丽的小岛─君山上。它的采茶季节性强,采摘十分细致。早在清代,君山茶就有〔尖茶〕和〔兜茶〕之分。采回的芽叶,要经过拣尖,把芽头和幼叶分开。芽头如箭,白毛茸然,称为尖茶。此种焙制成的茶,作为贡品,则谓之贡尖。拣尖后(即将茶芽拣出),剩下的幼嫩叶片,叫做兜茶,制成干茶,称这贡兜,色黑毛少,不作贡品。它也由芽头制成。外形紧实挺直,金毫密被,色泽金黄光亮,香气高而清纯,汤色橙潢黄明亮,滋味爽甜纯厚。

君山银针的采制工艺

君山为湖南省洞庭湖中一个小岛,位于岳阳城 西15公里处。岛上土壤肥沃,多砂质壤土,年平均温 度16–17℃,年平均降水量1340毫米。3–9月间相 对湿度约80%,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竹 木丛生,生态环境适宜种茶。

君山银针采摘开始于清明前三天左右,直接从茶树上拣采芽头。为防止擦伤芽头和茸毛,盛茶篮内 衬有白布。芽头要求长25—30毫米,宽3—4毫米, 芽蒂长约2毫米,肥硕重实,一芽头包含三、四个已 分化却未展开的叶片。雨天不采、露水芽不采、紫色 芽不采、空心芽不采、开口芽不采、冻伤芽不采、虫伤 芽不采、瘦弱芽不采、过长过短芽不果,即所谓君山 银针的“九不采”。

君山银针制造特别精细而又别具一格,分杀青、 摊凉、初烘、初包、复烘、摊凉、复包、足火八道工序。 历时三昼夜,长达70多小时之久。

杀青:在20°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 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100–120℃)后低 (80℃)”,每锅投叶量300克左右。茶叶下锅后,两手 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 锅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 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青 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摊凉: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轻轻扬簸 数次,散发热气,清除细末杂片。摊凉4—5分钟,即 可初烘。

初烘: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温度掌握在50– 60℃,烘20—30分钟,至五成千左右。初烘程度要掌 握适当,过干,初包闷黄时转色困难,叶色仍青绿,达 不到香高色黄的要求;过湿,香气低闷,色泽发暗。

初包:初烘叶稍经摊凉,即用牛皮纸包好,每包 1.5公斤左右,置于箱内,放置40–48小时,谓之初 包闷黄,以促使君山银针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为君山 银针制造的重要工序。每包茶叶不可过多或过少,太 多化学变化剧烈,芽易发暗,太少色变缓慢,难以达 到初包的要求。由于包闷时氧化放热,包内温度逐升,24小时后,可能达30℃左右,应及时翻包,以使 转色均匀。初包时间长短,与气温密切相关。当气温 20℃左右,约40小时,气温低应当延长。当芽现黄色 即可松包复烘。通过初包,银针品质风格基本形成。

复烘与摊凉:复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 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 质的转化。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 干即可。若初包变色不足,即烘至七成干为宜。下烘 后进行摊凉,摊凉的目的与初烘后相同。

复包:方法与初包相同。历时20小时左右。待茶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即为适度。

足火:足火温度50–55℃,烘量每次约0.5公 斤,焙至足干止。

加工完毕,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黄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次之。

君山银针的贮藏十分讲究。将石膏烧熟捣碎,铺 于箱底,上垫两层皮纸,将茶叶用皮纸分装成小包, 产在皮纸上面,封好箱盖。只要注意适时更换石膏, 银针品质经久不变。 君山银针属芽茶,因茶树品种优良,树壮枝稀, 芽头肥壮重实,每斤银针茶约2.5万个芽头。君山银 针风格独特,岁产不多,质量超群,为我国名优茶之 佼佼者。其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 毫,汤色橙黄明净,香气清纯,滋味甜爽,叶底嫩黄匀 亮。根据芽头肥壮程度,君山银针产品分特号、一号、 二号三个档次。

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时,可以看 到初始芽尖朝上、带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 降落,竖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观,最多可达三 次,故君山银针有“三起三落”之称。最后竖沉于杯 底,如刀枪林立,似群笋破土,芽光水色,浑然一体, 堆绿叠翠,妙趣横生,历来传为美谈。且不说品尝其 香味以饱口福,只消亲眼观赏一番、也足以引人入 胜,神清气爽。根据“轻者浮,重者沉”的科学道理, “三起三落”是由于茶芽吸水膨胀和重量增加不同 步,芽头比重瞬间变化而引起的。可以设想,最外一 层芽肉吸水,比重增大即下降,随后芽头体积膨大, 比重变小则上升,继续吸水又下降……。如果亲身考察一下君山银针冲泡的情景,能起落的芽头为数并 不太多,且一个芽头落而复起三次更属罕见。这种现 象在其它芽头肥壮的芽茶中也偶尔可见,但都不及 君山银针频繁。可见君山银针的芽头肥壮程度是出 类拔萃的,这也是它品质上的一大特点。

君山银针的历史传说

金山银针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黄茶,它幽香、有醇味,具有茶的所有特性,但同时也是一种造型优美的艺术珍品。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

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

历史中记载的君山银针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诗)。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诗)。这是唐代两位大诗人对洞庭君山的抒情诗章。“玉镜嵌君山,银盘托青螺”确是壮景奇观。君山和君山名茶,历来结下不解之缘,清代万年谆有诗云,“试把雀泉烹雀舌,烹来长似君山色。”

《巴陵县志》云:“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十八斤,谷雨前,知县邀山僧采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呼白毛茶。”曾燠诗云,“一旗一枪此时采,煎入瓷瓯湘水毛。”这里说的白毛茶和《潇湘听雨录》中说的毛尖,就是君山毛尖。同治十一年《巴陵县志》引清代吴敏树《沏山客谈》记述:“贡尖下有贡兜,随办者炒成, 色黑而无白毫,价率千六百,粗五十止,其实佳茶也。”可见君山茶有“贡尖”、“贡兜”之分,把茶叶来回来进行拣尖,分开芽头称尖茶,白毛茸然,用作纳贡, 又称贡尖。余称贡兜,质量也不差。君山银针可能就是“贡尖”或由”贡尖”演变而来。50年代初期制君山 银针就是采用拣尖精选芽头。因此,君山银针始于清代之说,较为可信。

徐珂《梦湘呓语》中,记述了文人墨客品茗论茶, 说茶滋味以“轻清为佳”,太淡太浓都不好,“故君山为贵”。又说“东坡云,茶欲其白,琦尝饮君山茶矣,则茶之至白者也。君山庙有茶树十余棵,当发芽时,岳州守派员监守之,防有人盗之也,岁以进贡,郊天时用之,以其叶上冲也……”文中东坡即北宋东坡居士 ——苏拭,由此可见君山产茶始于唐宋年间。

《巴陵县志》云:“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十八斤,谷雨前,知县邀山僧采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呼白毛茶。”曾燠诗云,“一旗一枪此时采,煎入瓷瓯湘水毛。”这里说的白毛茶和《潇湘听雨录》中说的毛尖,就是君山毛尖。同治十一年《巴陵县志》引清代吴敏树《沏山客谈》记述:“贡尖下有贡兜,随办者炒成, 色黑而无白毫,价率千六百,粗五十止,其实佳茶也。”可见君山茶有“贡尖”、“贡兜”之分,把茶叶来回来进行拣尖,分开芽头称尖茶,白毛茸然,用作纳贡, 又称贡尖。余称贡兜,质量也不差。君山银针可能就是“贡尖”或由”贡尖”演变而来。50年代初期制君山 银针就是采用拣尖精选芽头。因此,君山银针始于清代之说,较为可信。

徐珂《梦湘呓语》中,记述了文人墨客品茗论茶, 说茶滋味以“轻清为佳”,太淡太浓都不好,“故君山为贵”。又说“东坡云,茶欲其白,琦尝饮君山茶矣,则茶之至白者也。君山庙有茶树十余棵,当发芽时,岳州守派员监守之,防有人盗之也,岁以进贡,郊天时用之,以其叶上冲也……”文中东坡即北宋东坡居士 ——苏拭,由此可见君山产茶始于唐宋年间。

以上内容是关于岳阳黄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岳阳黄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岳阳黄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岳阳黄茶属于什么类型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17952.html

上一篇:黄茶的采摘时间是何时开始 黄茶的采摘时间是何时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