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茶的冲泡方法 花草茶的泡法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花草茶的冲泡方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花草茶的泡法和花草茶的冲泡方法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花草茶的冲泡方法 花草茶的泡法1
周期组合茶饮用时间:
上午9-11点,下午3-5点
经过一晚上的代谢,身体缺乏营养和能量,饮用植物黑糖为宜。
工作一天,下午喝一杯花草茶,可以缓解神经,放松心情。
花草茶,是花,不是药。按照这个时间饮用,吸收效果是最好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饮用。
花草茶饮用顺序:
女性生理周期28天、4个阶段,7天为一个阶段
月经期(1-7天):饮用玫瑰红枣茶和老姜黑糖
滤泡期(8-14天):饮用玫荷普洱茶和玫瑰黑糖
排卵期(15-21天):饮用百合玉竹茶和红枣黑糖
黄体期(22-28天):饮用桂花玉颜茶和桂花黑糖
举个例子:假如今天是月经第3天,那么咱可以从玫瑰红枣茶和老姜黑糖开始喝,喝到月经结束,月经结束依然没有喝完,开始喝玫荷普洱茶,每个阶段要喝对应的花草茶。
再比如,今天是月经结束后的第8天,那就从百合玉竹茶开始喝,以此类推。
四十三种花茶功效大全(各种花茶及功效大全和性质)
婀娜多姿的花卉世界里,可用作美容的花举不胜举。中医认为,常喝鲜花茶,可调节神经,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其中许多鲜花可有效地淡化脸上的斑点,抑制脸上的暗疮,延缓皮肤衰老。
1、玫瑰花
2、洋甘菊
有“大地的苹果”之称,欧洲人最常饮花草茶的排行首名。缓解衰老、疲劳,润泽肌肤,帮助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帮助睡眠、养生,治长期便秘、消除紧张、眼睛疲劳,润肺。
可消除感冒引起的肌肉酸痛以及偏头痛,且对胃及腹部神经有助益。
3、百合花
安神,润肺清火,良好止咳,改善肺部功能,减轻胃疼,治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咳嗽/久咳,缓解症状。
4、茉莉花
帮助减肥,安神理气,辟秽和中;治肠胃不适、头晕、胃痛,治便痢、腹痛、慢性胃炎。
5、菩提叶
减肥、助消化,减轻关节痛、肌肉酸痛;治失眠、焦虑,净化血管、预防动脉硬化,可减轻头痛。
运动后饮用,身体觉得更舒适。
6、牡丹花
美容养颜,去黄褐斑、延缓衰老;养血和肝、散郁祛瘀,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降低血压、减轻痛经、盆血状况。
和血活血,是女士保养佳品。
7、桃花
去斑,减肥,养颜活血、利水通便,凉血解毒,清心润肺;对黄褐斑雀斑、胸腹痛有独特功效。
配玉美人更佳,但要记住每次冲泡不超出5颗。
8、玉美人
与虫草、雪莲同誉为藏宝。减肥、润肤乌发,调养气血、滋阴补肾(传说是皇贵妃们专用的减肥茶)。
9、玳玳花
被誉为“花茶小姐”,配绿茶是绝佳美容瘦身饮品。滋润肌肤,消除腹部脂肪。理气宽中、开胃,减轻失眠及焦虑,舒缓头痛、治胸闷恶心、不思饮食、胃腔腹痛。
10、野菊花
疏风清热,消肿解毒,预防感冒,也用于夏季热疖皮肤湿疮溃烂。
11、金盏菊
解缓经痛,减肥,女性宜多加饮用。止痛、退烧、利尿、有助治胃痛胃馈疡,增强肝脏功能。
可以加甘草或加柠檬使用,孕妇禁用。
12、洛神花(又称玫瑰茄)
养颜护肤、减肥,活气补血助消化、特别适合瘦身期间用。消除宿醉、防感冒,治喉炎热咳、调节血脂,治心脏病高血压。
长年饮用健康益寿,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值,防治血管疾病。
13、七彩菊(又名洋菊花)
散风、清热、利湿;除烦降压,平肝明目。长期饮用对女性面部美容有很好的疗效,也可抗疲劳、降脂减肥。
14、合欢花
安神益气,治失眠、健忘、神经衰弱。
15、绞股蓝
减肥抗衰老,益寿,止咳去痰、消炎解毒、增强免疫力,治疗白发,健脾胃,促睡眠,抗癌,降血压,降血脂功能效果明显!
16、千日红
排毒养颜,延缓衰老,瘦身期间饮用尤佳。清热明目、平肝清肺、止咳定喘、利尿。
17、康乃馨
祛斑除皱,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排除体内毒素、调节女性内分泌的功效。味道芳香,有助驱除心烦躁意。
18、蓝梅果粒
口感醇厚,味道浓郁,酸中带甜富含各式天然维他命及叶酸,养颜美容,帮助消化。
19、雪梅花
能够有效治疗青春痘,解渴、排毒、开胃、解除忧郁。
20、决明子
瘦身,通便,明目清火,有特殊香味及口感。
21、苦丁茶
大凉,清火降暑,防治前列腺病和保健。微苦加味甘,配兰贵人味更佳,对喉咙痛很有帮助。
22、勿忘我
美白肌肤、延缓细胞衰老、加速新陈代谢的功效尤其显着,更能清肝明目、滋阴补肾、提高免疫力。
对雀斑、粉刺也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23、三七花
排毒减肥,镇静,清热平肝,双向调节人体机能,降血压血脂,消炎,生津止渴,提神补气。
治牙周炎、咽炎,防高血压及咽炎。
24、甜叶菊
调节机能平衡和内分秘失调,可用于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含热量的甜叶菊又作为代糖可加入任何一种花茶、茶叶。
25、薄荷叶
清暑、提神,用于夏季暑热烦渴、老年腹胀、矢气不通等。
26、玉蝴蝶
美白肌肤,有效消脂,长期饮用能促进新陈代谢,以达致减肥瘦身效果。清肺热、利咽喉,对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效果显着。
27、贡菊
菊花中的优良品种,平肝明目、清心,治风热感冒、目赤肿痛,避暑除烦、胆虚心燥。配枸杞更佳。
28、柠檬片
减肥,美白肌肤,清凉止渴、安胎、健胃、止痛,用于暑热季节烦热口渴、倦怠无力。
29、番泻叶
用于老年人习惯性便秘、长期便秘或长期卧床便秘等。不可长期服用,以免形成依赖。
30、苹果花
祛痘美白,独特清香,补血明目,解毒,能缓解神经痛。
31、薰衣草
花茶中最香的一种,茶味相当不错。美白祛斑护发、治疗暗疮和治疗内分泌紊乱。对降火安神、消除疲劳和紧张、助睡眠、舒缓头痛效果明显,促进新陈代谢。
32、金莲花
养颜润肤,清热解毒、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消炎通便,养肝明目、益肾利尿,消食去腻。
可配茶叶、枸杞子、西洋参片、莲子心任一种或多种同饮。
33、迷迭香
祛斑去皱,调理盆血,增强记忆力,改善记忆衰退,强化肝、心脏功能,减轻脑部疲劳,对酒醉、头昏眩及紧张性头痛有良效。
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改善脱发现象,减少头皮屑。可以添加柠檬片+山楂+冰糖。
34、莲子芯
清心去热、止血、止渴,可治心衰、休克、阳痿、心烦、口渴、吐血、遗精、目赤、肿痛,莲子芯冲水喝可治便秘。
35、山楂
为水果之冠,营养丰富。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降压降脂,增加冠脉流量,治疗心律不齐。
36、红雪茶
清心开窍,降血脂、胆固醇,软化血管,对高血压、肥胖症、神衰体弱效果显着。
37、金银花
清热解毒、消炎杀菌,利尿减肥,与菊花用效果更佳。
38、紫罗兰
除皱消斑、滋润肌肤、调气血,对呼吸道帮助很大,治喉咙痛、伤风感冒咳嗽,流行性感冒,治支气管炎,气管不好者常饮用可预防保健。
治便秘,解酒醉,除口腔异味,消疲劳,助伤口愈合。对肺热、虚痨咳嗽有一定效果。还能给皮肤增加水分,增强光泽,防紫外线照射。
配薰衣草更佳。
39、月季花
活血调经、消血肿。用于痛经、月经不调、血瘀肿痛、筋骨疼痛。孕妇禁用。
40、腊梅花
治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黄褐斑、肝斑、暗疮疗效显着。止咳化痰,解渴生津,顺气、调整内分泌紊乱、解郁降火、补血,健脾胃通经络、消炎。
41、胖大海
清音利咽、清肠通便,用于干咳失音、咽喉痛、热结便秘。每次4~6枚。
42、红巧梅
祛斑、调整内分泌紊乱,消炎、解郁、补血、健脾胃、通经络。
43、玉兰花
祛风形寒、通窍,治风寒感冒,头痛齿痛、鼻塞、急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降血压,兴奋子宫,抑制多种致病性真菌。
乍暖还寒时候(乍暖还寒时候的乍是什么意思)
春饮“花茶”
俗话说“春饮花茶”。中医认为,在春天饮用花茶可以散发冬天积在人体内的寒邪,而浓郁的茶香,又能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
枸杞菊花茶
菊花10克,枸杞子10克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5分钟,即可饮用。
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Tips
春季养肝正当时,这款花茶可养肝明目,非常适宜饮用。适用于目眩、目涩、眼花、耳鸣、口干等症。
经常对着电脑和手机的小伙伴可以选择哦~
山楂玫瑰茶
干山楂片10克,玫瑰花10克,将山楂果和玫瑰花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5分钟即可饮用。
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
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
Tips
此款花茶,适宜于血脂高人群选用,对于女性月经不调、肝气郁滞不舒情绪不佳人群也可选用。
三花茶
菊花5-9克;金银花6-15克,金莲花3-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中国药典)。金莲花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
(全国中草药汇编)
Tips
此款茶饮适合“上火”属于实火的亲们饮用哦,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唇舌肿痛、咽喉肿痛、口臭口苦、牙痛、耳聋耳鸣、便秘等。
玫瑰茉莉柠檬茶
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茉莉花理气,开郁,辟秽,和中。
(中国药典)柠檬生津,止渴,祛暑,安胎。咽痛口干,胃脘胀气,高血压,心肌梗塞,不思饮食。
Tips
适合女性饮用的一款花茶,尤其是月经不调、肝气郁结的女性饮用。柠檬较酸,可适当加入蜂蜜,口感更佳。
西红花茶
续杯4、5次后连同花丝一起服下。
西红花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Tips
西红花自古以来备受东西方女性青睐,西红花茶是一款特别适宜女性饮用的花茶。
这些人不宜饮花茶
1.孕妇。西红花、山楂等具有活血作用的花茶,孕妇禁用。服用花茶前最好请专业的中医确认一下。
2.阳虚体质者、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清热泻火类花茶。
自行搭配饮用花茶时最好咨询专业中医。
以上内容是关于花草茶的冲泡方法和花草茶的泡法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