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壶开壶与养壶的方法 紫砂壶开壶和保养

时间:2023-07-30 06:19:33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开壶与养壶的方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开壶和保养和紫砂壶开壶与养壶的方法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壶开壶与养壶的方法 紫砂壶开壶和保养1

紫砂壶开壶与养壶的方法 紫砂壶开壶和保养

紫砂壶的开壶和养壶

【开壶】一把新出窑的紫砂壶是没有太多光泽的,黯淡无光的,也不能直接用来泡茶,所以新壶首先需要“开壶”,其目的就是除去壶内的杂质和火气。

一、热身,将刚买回来的紫砂茶壶内外冲洗一次,将表面尘埃除去,然后放进没有油溃的煲,加3倍高度的水煮2小时,这样茶壶的泥土味及火气都会去掉。

二、降火,将豆腐放进茶壶内,放一倍水煮1小时。豆腐所含的石赍有降火的功效,而且可以将茶壶残余的物质分解。

三、滋润,将甘蔗切开后,放在煲内。没有甘蔗,可以放些糖,然后再煮1小时。甘蔗的天然糖分,能够让茶壶得到前所未有的滋润。

四、重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茶叶,放人茶壶内煮1小时。这样茶壶便不再是“了无生气”的死物,脱胎换骨后,吸收了茶叶精华,第一泡茶已经能够令茶人齿颊留香。

专壶专用,一壶侍一茶

因紫砂的胎体结构比较特殊(双气孔结构、分子以鳞片方式排列),而能够吸附茶汤中茶浸出物(紫砂壶茶具的吸水率为 1.6%-7.05%),促使胎体发生变化,井能够散发所泡之茶的气味。爱壶善饮人士。获得紫砂壶经过“开壶”保养、去除砂壶土腥气之后,用几类茶试壶。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最后决定此壶泡哪种茶,尔后一直不变,做到“专壶专用,一壶侍一茶”。

常常拭擦

让孩子小时候接触茶艺好吗(儿童学茶艺的好处)

当然是一门特长,茶艺是茶学的一个范畴,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也包含了文学和艺术。 

茶艺

茶艺、茶道现在也被用到许多社交、商务谈判当中,是现代人交友、聚会的一种更雅致的方式。懂茶的人在这样的场合当中当然能够如鱼得水,令周围人眼前一亮。 

其实要是想作为学习一门特长学习,茶艺并不能像其他才艺在大众认知当中能让人惊艳。也需要看个人是否喜欢,是否愿意去学习。

普洱茶如何醒茶(普洱茶如何醒茶最好喝)

醒茶是在空气、水、温度的作用下,使茶叶里的物质剧烈运动,这样一来,茶叶的滋味和香气都得到释放。对普洱来说,醒茶能显露其醇厚滋味和陈香来。  

普洱醒茶的方式有两类,分为“干醒”和“湿醒”。  

干醒  

1.整饼撬散法  

一次性将紧压的茶全部撬开,之后不需要再多次撬茶饼,可直接冲泡品饮。  

将全部撬散的普洱放入醒茶罐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再饮用,一般熟普存1周,生普存1~2周,老普洱茶则至少需要存放1个月。  

醒茶罐建议选择透气性较好的紫砂罐、陶罐。这种醒茶方法尤其适合熟茶,可以散开熟茶的渥堆气。  

2.随撬随喝法  

将“撬茶饼”这件事分次完成,每次要喝茶时再撬取茶叶,随撬随饮。这种“干醒”方法适用于相对忙碌,没时间和工夫专门挑时间撬整块茶的茶友。  

将普洱茶饼在通风处保存,或存于透气性良好的茶罐或饼茶袋中2周。之后想喝的时候拿出来喝即可。撬饼时沿着茶饼边沿转着撬,先喝与空气接触的那个部分即可。  

小贴士:不论是否一次性撬散茶饼,都需要注意存放茶叶的环境,避免杂味、潮湿和光线直射。杯小茶建议,将茶叶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可以避免降低茶叶的品质喔。

醒茶

湿醒  

1.闷香  

先将盖碗用沸水温热,再把适量的茶叶放进去,盖上盖子,利用盖碗内的热度将茶闷1分钟,这时可欣赏茶叶的香气。  

2.温润  

闷香过后,打开盖碗的盖子,采用环绕注水的方式注入100℃刚刚沸腾的热水,将茶叶浸润,随即将茶水倒掉。  

这时茶叶吸收了热量与水分,原本紧压扁实的茶叶变成了蓄势待发的状态。  

温润的次数视情况而定,一般生普温润1次即可,熟普要温润2次,老普洱茶、老茶头温润2~3次。  

如果是散茶,而非紧压茶,则无论生普熟普温润1次即可。  

普洱的醒茶不单单包含冲泡时的“洗茶”,还有冲泡之前的“唤醒”,两者兼顾才能呈现出普洱茶更好的品质。  

冲泡前的醒茶需要一段等待的时间,不过总有些喜欢琢磨的茶友,爱研究普洱茶存放过程(干醒)中品质的变化,从第一次遇见喝起,直到喝到他们心中最佳的普洱茶口感。  

其实喝茶无定法,这种品味时间对茶叶口感的影响,也是值得一试的喔。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开壶与养壶的方法和紫砂壶开壶和保养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紫砂壶开壶与养壶的方法 紫砂壶开壶和保养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33044.html

上一篇:茶盏为什么价格差别大 茶盏为什么是一对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