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玩紫砂壶的最高境界 玩紫砂壶的几种人

时间:2023-07-30 16:48:03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玩紫砂壶的最高境界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玩紫砂壶的几种人和玩紫砂壶的最高境界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玩紫砂壶的最高境界 玩紫砂壶的几种人1

玩紫砂壶的最高境界 玩紫砂壶的几种人
症状一、【借助于工具玩壶】

用放大镜(检查有没有划痕或者跳砂)、用圆规(检查壶口或者盖子是不是绝对的圆)、或直尺(检查三点一线)、或计时器(检查壶几秒钟出完水)、或量杯(比如证书上工艺师可能会写200cc,但这类朋友实测可能是190cc或者215cc,就以此断定此壶是假冒的)等等工具对壶的精确度进行测量,是不是有点走火入魔了?虽然大多数朋友不会这么做,但一定有一些所谓的玩壶高手有上述习惯,做壶不容易,我真心建议有这种玩壶习惯的朋友慎买壶,手工制作并非机器生产,无法达到十全十美,手工壶也许不适合你。

用100倍放大镜看壶

症状二、【断水和玩倒立】

症状三、【透气性问题】

论坛上有些所谓的高手判断标准是:将壶里的冷水倒掉,盖上盖子,阴干。如果xx分钟之内阴干,则透气性良好,阴干时间越久越差——我的看法:影响透气性的因素很多,透气性好坏与泥料档次关系不太大,因为无数次事实证明,那些一二十元的“打狗防身专用壶”,透气性很多也都不错。其实,透气性与泥性(朱泥红泥透气性就比紫泥段泥差多了)关系大,甚至和练泥方式、明针工夫等等因素都有关。

症状四、【盖子晃荡问题】

很多玩壶的朋友要求“左右使力纹丝不动,转动却滑爽”,认为盖子越严实就表示这壶做工越好。我的观点:轻微晃荡不是质量问题,更不能简单说成是做壶水平和能力问题,否则对艺人们的辛勤付出不公平,只有明显晃动,并且影响到壶的气密性才可能算是质量问题。

壶友正在晃盖子

特殊嗜好1:以盖子晃荡声音大小作为晃荡的厉害不厉害的标准

某些壶友听声音大小来判断盖子晃荡程度,是毫无意义的无稽之谈。因为只要有轻微的晃动,只要耳朵没问题,都能听到声音。区别是:耳朵听力敏锐的人,听起来声音大些,听力差点的人,听起来声音小些。

特殊嗜好2:倒茶时不扶盖子,是否会掉盖的问题

之前壶友有讲到:买了个壶,发现口盖做的不好。原因很简单,我倒茶的时候,不用手扶盖子,它居然能掉下来。

试问:如果用倒茶倾斜时盖子是否掉下来来验证盖子做的是否严密到位,这个玩壶观点让我觉得实在太可怕,太荒唐。我想反问一句:您认为在倒茶的时候,是什么力量让盖子不掉呢?是靠内外气体压强差撑住的吗?仿古,掇球,无论盖子多么晃荡,你倒茶的时候它就是很难掉盖子,这又说明什么呢?我看我就不用啰嗦了,您多做实验分析分析吧,道听途说的理论总归是有局限性的,人云亦云就好比被人牵着鼻子走路一样。倒茶不用手保护盖子,您家的壶肯定大多数的盖子都有残缺,所以,谁要是以倒茶掉不掉盖为标准玩壶,真的有点离谱!

症状五、【紫砂壶敲击声音之说】

每当看书或听一些“老玩家”的经验之谈,往往会提到听声选壶或听声购壶的“小窍门”,下面谈点个人见解,以供壶友参考:

敲击听声音

1、泥料目数越高的壶敲击时声音就越清脆,而泥料目数越低的壶敲击时声音就越沉闷。这是因为泥料目数高时由于泥料颗粒细,胎土比较致密,敲击时声音就比较清脆,比如瓷器就是这种情况;而泥料目数低做的壶,因为胎土致密性相对要低很多,也就是说的透气性好,敲击时声音就会有点发闷而显得哑。

2、壶的形状以及大小不同,声音会有所区别。壶的形状不同,则敲击时内部共鸣的路径不同,我们听到的声音就不会是一样的;而壶的大小不同,共鸣半径不一样,当然也会有所区别了。

3、壶的胎体厚度不同敲击时声音略有差异。胎体比较厚则声音略显沉;而胎体薄则相对会清脆些。

4、通过敲击壶能听声辨出壶本身是否有暗裂?实际情况是当你能通过敲击而听出壶是否有暗裂时,表明裂得很历害了,如果只是一点点的暗裂你是听不出来的,即使是对于老师傅来说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5、一些冲浆壶和严重添加化学颜料的高目数的壶,无法通过敲击声音辨别

6、敲击壶体所发出的种种声音与泥料的档次无关,也与壶的做工好坏无关。

告诫壶友们:请不要随意敲击紫砂壶,不小心别人的壶就给你敲破了。

症状六、【出水问题】

很多壶友买壶的时候,会给卖家说:给我挑个出水好的壶吧。卖家一听就蒙了。我都不知道什么才是你眼里的出水好。。按网友统计的标准来看,出水好不好,不仅要看是否有力,还得看线条是否标准圆柱线,而且还要看粗细;看一壶水多少秒内能出完;还得看出水是否歪了;壶内会不会残留,倒不干净;盖子那里会不会“尿腚”;壶嘴那里会不会有“哈喇子”回流……光凭出水的这些要求,我都要晕了,更别说其它与出水好坏无关的几百条要求。

——个人的看法:我只看出水是否流畅,不像老头撒尿就行,您关心的其它要求,比如出水快慢呀,是否圆柱呀,出水粗细呀等等,我压根就不关心,大多只是根据实际壶型来区分对待。

症状七、【泥料粗细问题】

很多新手朋友认为“泥料粗,看起来明显”的料就好,并以此作为鉴定泥料档次的依据,我极不赞同,因为对紫砂略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目数越小,颗粒越粗,目数越大,颗粒越细。而壶表的颗粒状态如何,颗粒是否明显,既有调砂原因,铺砂原因,明针处理原因,还有就是目数大小的原因,颗粒是否明显与泥料档次的关系得具体看实物分析,不能说的很笼统。

粗砂

症状七、【紫砂壶隔热性,擦火柴之说】

这个是紫砂壶最著名的谬论之一!实际好的紫砂倒满开水,您摸壶身一样烫手。这个只是相对于金属器皿等传热较慢,但是紫砂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所以会烫手的!

火柴在壶身上是不会刮着的!那是因为以前的泥料都是磨得比较粗,现在泥料有粗细之分,所以此乃缪论之一!

症状八、【“美人痣”或者跳砂或者划痕的问题】

1、“美人痣”可能是卖壶的人遇到的最多的抱怨。我这里很多的壶身上都可能会不规则分布一些“美人痣”(铁渍),但很多壶友认为美人痣是泥料不纯的标记。我认为这是紫砂含的金属物质的在高温熔化形成,是原矿紫砂才会有而且都不可避免,天生的,除非人为酸洗可能会让美人痣少一些或者“消失”。

2、跳砂也主要是原矿里的杂质引起的,和美人痣几乎是一个性质的东西,我不再啰嗦。

图:跳砂

所以,我认为美人痣或者跳砂绝不是很多论坛玩壶高手眼中的“质量缺陷”! 凡是把突出壶表的某个铁渍当成瑕疵,或者因为一颗美人痣而彻底否定一个壶,我觉得比较荒谬!

3、划痕若在内部或者壶底或者隐蔽的地方,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有明显划痕,也不算瑕疵。若在大家都能容易看到的外部出现划痕,我们也要看划痕的深浅或粗细来判定是不是瑕疵,其实养壶的过程中包浆之后也就消失了。

症状九、【“三山平不平”的问题】

现实中的制壶艺人也发现,如果“三山平齐”,某些款式的壶就不好看,或者出水不爽。更多的时候,当你灌满水的时候,壶还没拿起,水就自然从壶嘴流出来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三山平齐”导致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有意识把壶的流安装超高一点。这个跟壶好不好没任何关系

症状十、【流口水的问题】

这与造型设计、壶口处的水压和口盖结合的工艺精密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千万不要动不动就以质量问题来挂钩。多数的壶,喝茶久了,壶嘴下半部都会非常光亮,就是因为流口水导致的。

“流口水问题”对一把壶的价值来讲,无足轻重,玩壶关注流口水问题,也是毫无意义的瞎折腾,决定出水、流口水的首要因素是壶型、壶嘴的形状、长度、开孔、装的位置等(壶嘴的长度和直径决定水压大小),要想找一把不流口水的石瓢估计是找到头发白了也找不到了。

紫砂是有灵气的!对待紫砂壶,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手工毕竟不是机器,无法达到十全十美。这像谈恋爱一样,每个小伙子都想娶到公主,每个女孩子都想嫁给王子,但是实际上,人无完人,去接受那些存在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这些著名紫砂商号(紫砂壶商家排名)

图文| 砂海墨韵

(推荐阅读:小种茶,学习茶知识请关注:www.lhecha.coM]

 来源 | (ID:zisha5)

紫砂陶最早有店家的销售模式从明时开始,一些是专门的窑户,前店后坊自产自销,雇客师在家中制作,或兼收乡坯;一些是紫砂制作高手自身开店烧窑等。

而明清至民国,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类紫砂工业所、商号等多有开办,这里面亦有许多名家大师的精品佳作,今天就与大家聊聊这些【老字号】。

民国著名紫砂商号

1.葛德和陶器公司(1860-1954)

2.艺古斋/复兴窑(1905-1930)

3.阳羡紫砂陶业公司(1909-1911)

4.利用(利永)陶业公司(1913-1954)

5.吴德盛陶器行(1916-1939)

6.永安窑(1920-1930)

7.江苏省立陶器工厂(1917-1932)

8. 陈鼎和陶器厂(1920-1954)

9. 铁画轩陶器号(1923-1956)

10.毛顺兴陶器厂(1937-1954)

11.汪裕泰汪庄茶叶行(1937-1940)

葛德和陶器公司(1860-1954)

【创建者/经营者】:葛翼云(1842-1928)、葛亚诚(1928-1954)

【商号印记】

“葛德和”

葛德和 泥绘山水纹紫砂壶

葛德和 四方松竹壶

艺古斋/复兴窑(1905-1930)

【创建者/经营者】:赵松亭(1852-1934)

【著名制陶师】

程寿珍、储铭、潘德根

【商号印记】

“艺古斋”/“贡局”、“龙凤图”、“雍正二年”款。

艺古斋款 寿桃壶

民国 艺古斋款玉井壶

复兴窑“贡局”朱泥三足水平壶

复兴窑“ 贡局”款 抛光提梁紫砂壶

吴德盛陶器行(1916-1939)

【创建者/经营者】:吴汉文(1874-1941)

【著名制陶师】

聘请俞国良、范大生、冯桂林、胡耀庭、邵陆大、王熙臣、储银兰等常年制壶,任淦庭等陶刻,还向汪宝根、蒋燕亭、范锦甫、裴石民、吴云根等订购泥坯。

【商号印记】

①吴汉文款:“岐陶”、“企陶”、“潜陶”、“松庐主人”、 “岩如”等;

②早期商号:“松鹤轩”(楷书方章)、“岐陶发明”(篆书方章);

③1921年后印记:“金鼎商标”、“吴德盛制”。

吴德盛 跂陶刻、金鼎商标紫砂四方传炉壶

吴德盛制 跂陶刻 石瓢

吴德盛 竹鼓

陈鼎和陶器厂(1920-1954)

【创建者/经营者】:陈元明兄弟

【商号印记】

①底铭“陈鼎和造”(方印、圆印)、“陈元明”;

②出口产品:“C.T.H.CO”;

③“乾隆年制”(篆书阳文方印)。

陈鼎和造款 乌泥八方圆口僧帽盆

陈鼎和刻 龙印款扁腹壶

铁画轩陶器号(1923-1956)

【创建者/经营者】:戴国宝(1875-1926)、杨德宜(1882-1961)、戴相明(?-2002)

【著名制陶师】

①制壶:范大生、胡耀庭、强义海等;

②刻陶:陈少亭、谈泉明等;

③订制壶坯:俞国良、汪宝根、陈光明、李宝珍、吴云根、储铭、史莲生等。

【商号印记】

①“玉屏生”、“铁画轩”;

②“铁画轩制”(大壶为篆书大方章、大圆章,小壶为楷书长方小章);

③1926年以后:“莲生”、“铁画轩主人”

铁画轩 玉屏生、顾景舟平盖莲子壶

铁画轩 彩泥柿蒂壶

毛顺兴陶器厂(1937-1954)

【站【 长推荐:绿茶冲泡方法,学习茶知识请关注:wwW.Lhecha.cOM]

【创建者/经营者】:毛顺兴( 1901-1977)

【著名制陶师】

制壶名工有毛顺兴、毛振声、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沈孝鹿等。

任淦庭、谈泉明(泉石)为其刻铭。

【商号印记】

“毛顺兴制”(楷书方印)、“毛顺兴出品”。

毛顺兴作紫砂壶

毛顺兴款 段泥圆钟壶

汪裕泰汪庄茶叶行(1937-1940)

【创建者/经营者】:汪惕予(1869-1941)

【著名制陶师】

冯桂林

【商号印记】

“卷翁”(汪惕予号)

汪裕泰 卷翁花盆

觀(观鸟捕蝉图来自哪座唐代墓葬)

艺术,是不折的灵魂;

本真,是不灭的归宿;

文化,是不朽的风度。

......

周志和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紫砂行业协会会员

优秀中青年陶艺家

周志和,1965年生于江苏宜兴,八十年代开始从事设计手工制壶传统技法,受徐汉棠大师的传授、教诲和江建翔老师的指点,对紫砂艺术的领悟更深。

多年来,他致力于传统名作的剖析和研究,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立足创新求变,技艺日益精湛。

1992年他被选送江苏省职业高级中学任紫砂辅导教师,2000年进中央工艺美院进修。

2002年又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造型设计与装饰进修班深造,作品造型古朴,古韵盎然,细腻精致,充满大自然的生动情趣和人文气息。

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屡获大奖,并有许多作品曾登载《中外名人录》、《紫壶砂艺》、《茶与壶》、《天地方圆》、《紫玉金砂》、《紫砂图典》、《宜陶人》等大型专业书刊。

2023年 作品《一言九鼎》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23年 受邀参与无锡市工艺美术专业中级资格评审和评定,被选为中级职称技能考核评委;

2023年 作品《呈福壶》荣获中国(天津)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23年 作品《龙图腾壶》荣获第八届中国(莆山)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23年 受邀担任宜兴陶瓷全手工大赛评委;

2023年 作品《风雅》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永久收藏;

2023年 被选为中级职称景舟杯大赛评委;

2023年 作品《四方大蕴》荣获第六届“大地奖”金奖;

2023年 作品《雅颂壶》被首都博物馆永久收藏;

2023年 被选为高级职称技能考核评委。

四 方 大 蕴

 文创 新 首发

此作为周志和老师文创新首发,

几易其稿,心慕手追。

观之质朴、谦然,会心不远。

作品壶身为四方状,

于方中圆化处理,勾勒出虚静的禅意,

点线面的整合在律动中表现出视觉审美效果的放大,

一任的襟度洒脱,意气潇爽。

整器光润优雅,素面朝天,

造型形态“形随线构”,

其线条特征是流畅,理性,富有韵律,

其形态特征是和谐,对称,端庄大气。

此壶的线韵之美,

是“内润而滋外”的一种内在学养的在外流露,

恰到好处的“线韵”表达了壶的体量感、空间感与形象感,

壶盖四方立挺,

壶钮随盖型精致有力,

全壶神韵立现。

纯  背

以上内容是关于玩紫砂壶的最高境界和玩紫砂壶的几种人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玩紫砂壶的最高境界 玩紫砂壶的几种人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33530.html

上一篇:春季春季的成语 春季的成语是什么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