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品鉴 紫砂鉴藏书籍

时间:2023-07-31 07:13:33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品鉴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鉴藏书籍和紫砂品鉴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品鉴 紫砂鉴藏书籍1

紫砂品鉴 紫砂鉴藏书籍

应书良作品

四号井底槽青西施

西施由来

全手工制作,容量280cc

添加捂灰包金工艺

后来也许觉得“西施乳”之名不雅,便以壶把为倒耳之形为名,改称“倒把西施壶”。

捂灰工艺

紫砂焐灰壶,也是一种窑变,是整件作品都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焐灰并不是现在发明的技术,早在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就已经出现过这种技术。

制壶名家程寿珍有多件作品就采用焐灰技艺制作,价格比原来高出很多。

人们发现烧成的焐灰壶也美丽,色墨而不板,质感平滑,颗粒感强,越是好的泥料烧出的效果越好,泥色愈加温润,泡养后非常漂亮,犹如墨玉,受到追捧。

焐灰技术日益成熟,成品率越来越高,逐渐发展成了一门独特的紫砂工艺,可以说,焐灰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包金工艺

将金、银加工成薄片,一般包裹在壶嘴、钮、把、盖以及口沿处,既可保护包裹部位的碰擦损伤,又增加艺术观赏的效果。

西施壶的主体壶身,犹如那粉润圆秀的脸颊,樱桃小口般的流嘴微启欲说,截盖上高贵的发冠作为的子,典雅的发髻装扮出倒把,更显得成熟与华贵。

作品展示

西施壶有着西施般柔美的外表,气质端庄优雅,因而受到众多紫砂爱好者的追捧,据说喜欢喝茶的人都有一把西施壶,你有了吗?

个人介绍 - 应书良

应书良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第三届宜兴优秀青年陶艺家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宜兴金壶沙传紫砂艺术研究所所长 总工艺师

制壶师承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勤芳先生,书画陶刻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十大能工巧匠徐安碧先生。作品传承古法,多以全手工成型,在传统的基础上寓以了自身的风格,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奖。

2023年3月应韩国茶道文化研究所邀请赴韩参加中韩文化研究交流,

2023年5月于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结业,

2023年中国美院紫砂高级研究班毕业。

2023年荣获第三届陶都宜兴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称号 。

2023年荣获“景舟杯”制壶大赛铜奖 。

往期回顾

红皮龙——《汉棠石瓢》

去逛逛>>

4号井底槽青捂灰包金——《汉扁去逛逛>>

紫砂名匠

黄玉麟(1842-1914),原名玉林,清末邵大亨以后最重要的紫砂名家。十三岁时随邵湘甫学艺,二十岁之后,玉林改名玉麐(lín),并开始使用玉麐印章。

他在邵大亨鱼化龙的基础上做了改动,最终做出自己的鱼化龙,成为后世流传的经典鱼化龙样式。玉麟鱼化龙名满天下,有人赞誉玉麐为“玉麒麟出世”,以“玉麒麟”直呼其名。于是,玉麐遂改名为了“玉麟”。

《宜兴县志》载:“黄玉麟,晚年每制一壶,必精心构撰,积日月而后成,非其人重价弗予。虽屡空,不改其度”。

黄玉麟为人正直,其壶虽每把售金二两,但只到穷乏之时,他才开始制作。否则,即使出价数十两,仍不能得到他所制之壶。

吴昌硕刻 黄玉麟制 德秦壶

黄玉麟制 吴昌硕题字 觚棱壶

黄玉麟选泥讲究,作品莹洁圆润,灵妙天然。善制觚棱壶、掇球、供春、鱼化龙等诸式,擅长铺砂技艺,精巧而不失古意。又善制假山,层峦迭嶂。

黄玉麟与吴昌硕合作,两位大师的艺术唱和,缔造紫砂与书画艺术珠联璧合又一高峰。

吴昌硕刻 黄玉麟制 扁圆壶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黄玉麟不幸中风,病愈后双手颤抖不能再制茶壶,以制作紫砂假山盆景糊口,利用双手颤抖时的自然动作,或褶皱,或构造,反而造成一种奇妙的效果,为常人所不能为。民国三年(1914年),黄玉麟病逝于宜兴蜀山豫丰陶器厂厂房中,享年71岁。

建水白泥陶(建水白泥壶)

文 / 转山

建水白泥陶品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比如我们现在还能见到的白色烟斗,但相比紫陶,那时白泥陶数量还是偏少。近些年,白泥陶数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彩填装饰工艺出现之后。

另外,很大一部分陶友(消费者)也喜欢购买白色的作品,特别是茶杯。白色给人的感觉是纯粹、高洁,自有一番意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白色的茶杯、公道杯等方便观察茶汤色感,而其他颜色的紫陶作品则满足不了这个需求。

但建水陶中的白色陶品仍然有自己的不足。以茶壶为例,如果烧制温度不够,泡普洱熟茶时,深色茶汤很容易浸入壶身,用不了多久,茶壶就会从一个洁白无瑕的“净衣派”变成一个“污衣派”。

建水白泥的烧结温度普遍比红泥要高,所以白泥作品和红泥作品都是分开烧制的。如果没有达到合格的烧结温度,坯体密度比较低,深色茶汤很容易浸染整个壶身。

以前烧窑时,没有精准的温度计,窑工只能凭借自己长期积累的对温度的判断经验去烧好一窑作品。但是对于大多数陶友来说,是难以判断准确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泡茶来检测,如果壶身外面都被浸染了,那多半就是温度没烧够。

白泥陶还有另一个缺点是:茶渍堆积,难以清洗。

其实不管什么颜色的陶品,使用时间长了,总会或多或少堆积一些茶渍;如果平时不注意清洗,那么茶渍就会堆积得更严重。

原本洁白的陶品堆积了一层暗黄的茶渍,当然是令人不舒服的。所以最好的办法,一是勤快地清洗,喝完茶,当天就及时清洗干净所有茶具;二是实在难以清洗的时候,借助一些小技巧清洗干净,比如我们之前分享的《【小贴士】紫陶壶有茶垢?用这些方法就能轻松去除》。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品鉴和紫砂鉴藏书籍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紫砂品鉴 紫砂鉴藏书籍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34139.html

上一篇:一些茶具的英文 茶具的英语怎么说?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