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名的茶壶 古代帝王用的杯子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古代有名的茶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古代帝王用的杯子和古代有名的茶壶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古代有名的茶壶 古代帝王用的杯子1

明朝万历年间,
一代紫砂大师时大彬开启
宜兴紫砂壶艺之先河,
将工艺装饰运用于紫砂壶,
使紫砂壶
在实用的同时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继而进入宫廷得到皇家青睐。
清代各朝皇帝均对紫砂喜爱有加,
并使之成为珍贵的御前用品。
▲清乾隆 御制紫砂描金山水诗文圆壶
故宫现藏有四百多件紫砂藏品,
皆是皇家御用紫砂器,
件件华美精巧,端庄大气!
“宫廷紫砂”这个名词,最先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学者提出,特指皇帝御用的高档而又精美的紫砂器。其来源有两种渠道,一是由宫廷造办处出样在宜兴定制;二是由宜兴地方官员向宫廷进献。
△ 故宫藏太湖石钮三叉提梁
△ 故宫藏太湖石钮三叉提梁 段泥款
【明代宫廷紫砂】
根据现有的清宫旧藏实物推断,紫砂进入宫廷的时间最迟不晚于明万历年间。但当时进入宫廷的紫砂都经过了“包装”处理。
明 时大彬款紫砂漆包壶
一种是以紫砂为胎,外饰雕漆;另一种是以紫砂为胎,里外挂釉,明中叶宜兴更盛行生产此种产品。其釉色乳浊而富于变幻,与宋代河南钧窑窑变釉有某些相似之处,明人称之为“宜均”。高档次的宜均制品能够达到宫廷御用的标准,皇家便将宜均用作文房陈设瓷。
明 吴经提梁壶 南京市中华门外大定坊马家山吴经墓出土
明 故宫博物院藏 宜兴窑紫砂雕漆提梁壶
【清代康雍乾时期宫廷紫砂】
清代宜兴紫砂受到皇家的重视,清初的紫砂精品较明代有了质的飞跃,泥质细腻,色泽温润,完全脱离了粗糙的土砂气。
清代康雍乾时期,国力昌盛,宜兴紫砂的发展更是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其中帝王的偏好,对于宜兴紫砂发展起到了尤为突出的影响。宜兴紫砂进贡内廷,备受帝王和宫廷人员的青睐,一时间成为风靡宫廷的艺术品。不仅如此,宜兴紫砂器独特的造型艺术,也在影响着帝王的审美情趣。于是乎,许多紫砂器物的造型甚至成了官窑瓷器的祖本。
康熙喜欢的紫砂壶:紫砂胎上画珐琅
▲康熙 紫砂胎珐琅五彩花卉茶壶
真正的宫廷紫砂是以康熙时宫中创烧成功的“康熙御制”款紫砂胎珐琅彩为开端,其代表了康熙朝紫砂制作的最高水平,色彩艳丽,制作精良。
康熙初年,西洋传教士带来“画珐琅及珐琅物品”,引起皇帝的极大兴趣。康熙命造办处仿欧洲花纹作珐琅装饰,试于金、银、玻璃、锡及紫砂胎上画珐琅。宜兴胎珐琅彩的制作过程是:由宫中造办处出样图,派专人送到宜兴烧好素胎后呈进宫廷,造办处珐琅作再根据御用画家的画稿画珐琅彩,然后用小炉窑烘烤而成。
▲康熙 紫砂胎珐琅彩万寿长春海棠式茶壶
此种紫砂壶的烧制,将珐琅融入了紫砂制壶工艺,大大增强了紫砂壶的艺术性,令其拥有了和瓷器一样色彩魅力,色泽单一的紫砂壶从此也能开出美艳的花朵。在闲情品茗的同时,亦能欣赏到壶的精美雅致。珐琅紫砂壶不是单纯地停留在仿古上,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创新精神。
清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四季花卉方壶
清康熙 紫泥彩绘花鸟图笠帽大壶
雍正喜欢的紫砂壶:本色泥绘最古雅
雍正皇帝的艺术品位极高且喜好茗饮,他特别欣赏宜兴紫砂壶造型的美妙和其泥质的天然肌理之美,崇尚紫砂固有的古雅质感且讲究材料的配制。这一时期的宫中紫砂器即使有花纹也是本色泥绘,画面隐约凸起,有如绢画般柔滑爽利。
柿蒂起花扁壶 清雍正
故宫藏品中有许多紫砂壶、茶叶罐、水盂等器物,既不像康熙朝紫砂器那样厚重端庄,又有别于乾隆朝紫砂器的繁缛富丽,体现了雍正朝器物优美灵秀的时代风尚。这些器物上虽然没有雍正朝的官窑款识,但为雍正朝的作品是不争的事实。此外,雍正时期宜兴已经开始专门向造办处砚作提供素坯砚,经造办处描金彩绘加工后作为皇帝本人使用的朱批御用砚。
宜兴紫砂菊瓣茶壶 清雍正
雍正对紫砂的理解应该说是十分超前的,重视的是紫砂泥料的材质美,而不是追求过分的装饰美。所以雍正朝的紫砂壶作品多数不入妍媚,紫砂的泥色之美得以完美地展现,表现出难得的文雅脱俗的风格。
雍正 霁红釉瓷胎菊瓣茶壶
紫砂扁圆壶 雍正
雍正端把壶
清雍正 宜兴窑紫砂圆壶
清雍正 五彩堆泥绘礼佛壶
乾隆喜欢的紫砂器:装饰手法最丰富
在所有的宫廷紫砂器中,乾隆紫砂器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不仅形式多样,装饰手法也丰富多彩。这一时期在紫砂器上已能熟练地运用堆绘、描金、上漆、彩画、刻、剔等工艺,集诗、书、画、印为一体,色彩艳丽,制作精良,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乾隆帝的嗜茶习惯更增添了他对紫砂器的喜好,零星的进呈已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因此宫廷开始向宜兴定烧茶具,同时烧制文房用具、花盆、鱼缸等。
清乾隆 紫泥金彩山水诗文壶
这些宫中使用的宜兴茶具都是成套或成对地烧制,当中一些是先在宜兴烧内胎,然后进呈宫廷由造办处进行再加工,如上漆、描金、彩画、书款等。
▲乾隆 黑漆描金菊花图紫砂胎茶壶
其中,紫砂胎黑漆描金壶尤为突出,造办处漆作在技术上已经完全解决了彩漆与砂胎的粘和问题,漆皮与胎体结合紧密,融为一体,经数百年光阴依旧金碧辉煌。
▲乾隆 黑漆描金吉庆有余图紫砂胎茶壶
此外,紫砂胎粉彩描金器物,如紫砂绿地描金瓜棱壶则呈现出比官窑粉彩瓷器更加强烈的装饰效果,存放于养心殿内,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御用品之一。
▲紫砂绿地描金瓜棱壶 清乾隆
【清中后期宫廷紫砂】
清乾隆以后,国力日衰,宜兴窑宫廷紫砂的制作大不如前,简单实用替代了精美典雅的风格,但仍然保持着不同于民间紫砂的特殊地位。
清嘉庆 飞鸿延年壶
嘉庆、道光、咸丰时,壶形偏小,以扁圆、提梁、圆形刻花者居多,此时名家款壶较多地进入宫廷,以弥补皇家使用的不足。道光、咸丰年带有“行有恒堂”款的紫砂茗壶都是由朝廷统一设计,统一出样,派人到宜兴专门定制的。
清道光 紫砂杨彭年款描金山水诗句壶
同治、光绪时期带款的器物较多地带有“客斋”款,喜作各种秀巧的形制,变换各种不同的泥色。“客斋”是金石家吴大澂的号,他与当时的制壶名手俞国良、黄玉麟合作,选出精品进呈宫廷。
清光绪 黄玉麟觚棱壶
清宣统 紫砂犁形壶
这批小型茶壶质光色美,光素无纹,突出砂质泥色的天然肌理,此为清末制作的最后一批带有帝王年号款的紫砂茗壶。
把壶友利益当作第一要务
把壶友满意当作第一追求
坚持“以壶友为中心”为核心理念,
真正了解壶友需求,
提升壶友满意度,
通过倾听壶友反馈
重视壶友体验才能更有效地改进。
唯有壶友满意,
方能卓越成就。
如何挑选一把好的紫砂壶(怎样选一把好的紫砂壶)
你是一个初学茶者吗?是不是想要购买一个属于自己的紫砂壶?
你是一个资深壶友吗?是不是在入门到专业的晋级道路上,越玩越有意思?
“五看”
1
一看材质
不同材质的紫砂壶有着不同的适茶性能,选壶之前应先辨别材质种类。正所谓“无泥不壶”,泥料作为紫砂壶的基本构成要素,它关乎到壶的整体品质和后期的泡养效果,买壶、玩壶都要首看泥料,所谓优质泥料有着“色不艳、质不腻”的特点。
用眼看
根据胎质呈色可以基本辨别材质种类。
绿泥壶
红泥壶
段泥壶
紫泥类材质烧成后一般呈各种深浅不一的紫色调,如:紫红、紫棕、紫褐、深紫色等。
绿泥类材质烧成后基本是属于纯色系的黄色调,如米黄、亮黄色等。
红泥类材质烧成后则呈多种红色调,如:大红、橙红、暗红色等。红泥类中的朱泥材质烧成后一般结晶程度较高,色泽会更艳丽明亮。
2
二看做工
若紫砂壶制作工艺粗糙,有时会直接影响使用功能,做工是否精细可体现在多个方面。
1
细节处理:从做工角度主要体现在,壶把、壶盖与壶钮、壶嘴这几(站长 推荐:金银花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学习茶知识请访问,wWw.lhECha.com)个维度和壶内壁的处理上。无论是什么壶形,拼接处的处理是做一把好壶的基础,棱角是否处理圆润了?等等等等......好的作品在细节方面一般都分别有着非常细腻的处理。
2
口盖严密:壶的口盖密封性良好。
检验口盖是否严密,看看壶盖间隙晃动程度是否较大,太大的话需要注意(当然,这个检验方法并不是适合所有壶形,只能简单辨别)
3
4
提捏舒适:紫砂壶壶钮拿捏方便,壶把提握顺手,重心便于掌握,这样使用时会比较方便、舒适。
3
三看壶形
可以根据茶叶冲泡时的伸展程度以及浸润状况来选择壶形,以下介绍最常见的三种壶形:
1
圆形壶适用于大部分茶叶。因为圆形的器壁可任由水在壶里顺流而转,水与茶叶紧密结合,有利于发茶。
2
高形壶适宜沏泡红茶类和一些比较细碎的茶叶。因红茶类在焙制过程中是经过全发酵的加工工艺,经高形壶深闷后更觉得香浓蕴藉。
3
扁形壶则适合沏泡绿茶类及一些大叶茶。因绿茶类在焙制加工时未经发酵,叶绿素没有被破坏,沏泡时不宜深闷,故扁形壶泡绿茶,倾出是澄碧新鲜,色、香、味兼顾。
4
四看容量
俗语有言:
一人饮,谓之品;二人饮,
谓之趣;三人饮,谓之谈。
那么,买紫砂壶到底多大容量合适呢?可根据茶叶品种、饮茶人数、茶杯大小及饮茶喜好等作为选择紫砂壶容量的大致方向。
常见的容量大小(单位:CC/ML)
130ml以下为特小壶
5
五看价格
现在市面上的紫砂壶基本分为:
全手工、半手工、机器壶和灌浆壶。
1
全手工壶一般分为:
名家紫砂壶和普通紫砂壶。
名家紫砂壶
指有口皆碑,水准很高的壶,但是一壶难求。
价格: 几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
适合对象: 收藏壶者。
普通紫砂壶
指普通紫砂艺人制的壶,做工细致、刻绘精良,泥料好、制作成本略高。
价格: 几百块至上万不等;
适合对象: 对器型、绘刻有要求的新壶友。
2
半手工壶一般分为:
实用器和商品壶。
普通
民间艺人制作的壶。
价格: 售价大概几百元到千元不等;
适合对象: 新手买来喝喝茶、练习养壶。
商品壶
一般出自工作室里的技师之手,制作精良,有大师指点。
价格: 根据等级定价,几千上万,价格幅度较大。
适合对象: 对紫砂有一些了解的壶友。
3
机器壶
机器批量制作的壶,生产量大。
价格: 一般根据泥料的好坏定价,成本低,价格几十元;
适合对象: 旅游景点、淘宝经常可见。
4
灌浆壶
大批量的生产且成本低,制作用料低劣,会损害身体健康。
价格: 十元、二十元随处可见;
适合对象: 无,这类壶不建议购买。
只有真正的紫砂壶才有收藏价值和养护价值,掌握了紫砂壶选购的要点,使我们能更合理的对待紫砂。如此才能真正的体会到紫砂之美,乃至从视觉,触觉,和味觉上应用随心,不逾矩。
西泠印社2023秋拍落槌(西泠印社2023年秋拍征集)(2023西泠印社秋拍卖预展图录)
紫砂壶百科全书
宜兴的独特材质——紫砂,造就了我们广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兴这个陶都名片。他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艺品,就是工艺的证明、品质的证明。所以说——紫砂是一种特质、紫砂是一门工艺、紫砂是一种品质、紫砂是一门道德!
西泠印社 2023 秋拍 (落槌)
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
预展信息
时间:2023年12月12日-14日
地点: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杭州市曙光路122号)、杭州黄龙饭店(杭州市曙光路120号)
拍卖信息
拍品总数:151 件
拍卖时间:2023年12月15日下午16:20
拍卖地点: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B厅(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1759 清乾隆 龚心钊藏“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题“御制”二字描金描银紫泥虚扁壶
落槌价:RMB 5,600,000元
1670 清末民国 胡耀庭制段泥砖方及顾德根制潜陶刻段泥提梁壶各一件
落槌价:RMB 28,000元
1671 当代 李寒勇制朱泥圆壶
落槌价:RMB 15,000元
1672 清中期 杨葆年、凌萬興制朱石楳刻锡包砂胎方壶一对
落槌价:RMB 30,000元
1673 清中期及民国 “潮州点铜”款茶托一套、锡罐一对、茶则一只
落槌价:RMB 3,000元
1675 当代 吴界明制红泥笑樱壶
落槌价:RMB 20,000元
1676 当代 周呈飞制紫泥仿古壶
落槌价:RMB 40,000元
1679 当代 汤渝制朱泥摹古龙蛋壶
落槌价:RMB 9,000元
1680 当代 殷任飞制紫泥摹古龙文方壶
落槌价:RMB 12,000元
1683 当代 吴东瑾紫泥西施壶
落槌价:RMB 12,000元
1684 当代 施小马制紫泥调砂四方扁腹壶
落槌价:RMB 68,000元
1685 当代 丁万里书并刻、周玉奇制紫泥鸣远束带壶及丁万里刻麒麟钮腰圆章
落槌价:RMB 35,000元
1688 清道光 杨彭年制紫泥秦权壶
落槌价:RMB 180,000元
1689 当代 汉棠款紫泥椭圆玹缐花盆
估价:RMB 5,000-8,000
1690 当代 吴界明制求正对壶
落槌价:RMB 130,000元
1695 清乾隆 紫泥四方抽角墨彩花盆
落槌价:RMB 190,000元
1696 当代 施小马制紫泥铺砂四方牛盖壶
落槌价:RMB 20,000元
1697 当代 陈国良写并刻、袁小强制紫泥無垢壶
落槌价:RMB 120,000元
1700 清末民国 岩如制阳羡名壶款紫泥汉扁壶
落槌价:RMB 12,000元
1701 清晚期 贡局款朱泥水平壶
落槌价:RMB 18,000元
1704 清中期 申锡制段泥小南瓜壶
估价:RMB 160,000-200,000
1705 清中期 紫砂胎蓝地粉彩花卉纹盖碗
落槌价:RMB 18,000元
1706 清 紫泥上彩描金“囍”字贯耳瓶
落槌价:RMB 70,000元
1707 清中期 孟臣款朱泥上彩扁灯壶
落槌价:RMB 22,000元
1708 清中期 邵友蘭制朱泥仿古壶
落槌价:RMB 90,000元
1709 清乾隆 五彩堆泥绘双面插屏
落槌价:RMB 750,000元
1710 当代 王菂刻丁希制紫泥石瓢壶及書畫、拓片一组
落槌价:RMB 18,000元
1711 当代 唐雲绘沈觉初刻唐雲自用紫泥笠帽圆壶
落槌价:RMB 28,000元
1712 清 彭年刻款鼎亨裕记款紫泥合欢壶
落槌价:RMB 15,000元
1713 清晚期 王胜长制紫泥一粒珠提梁壶
落槌价:RMB 45,000元
1718 清中期 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阿曼陀室款紫泥扁合欢壶
1721 清晚期 畊山款宝珠利记朱泥调砂圆壶
落槌价:RMB 28,000元
1722 清中期 用霖制孟臣款段泥杨桃壶
落槌价:RMB 45,000元
1723 清早期 紫泥虚扁壶
落槌价:RMB 110,000元
1724 清末民国 张鸿坤制岩如刻紫泥印包壶
估价:RMB 15,000-25,000
1725 清 朱泥思亭壶
落槌价:RMB 25,000元
1726 清末民国 莫悟奇定制裴石民制悟奇所作款紫泥蒲包口花盆
落槌价:RMB 10,000元
1727 清 逸公款朱泥壶一组两件
落槌价:RMB 25,000元
1728 清中期 月泉款紫泥大竹节壶
落槌价:RMB 85,000元
1733 民国 吴纯耿制紫泥六方壶
落槌价:RMB 25,000元
1734 当代 王寅春制紫泥仿古壶
落槌价:RMB 110,000元
1735 明末清初 紫砂胎宜钧釉长颈膽瓶
落槌价:RMB 75,000元
1736 明末清初 紫砂胎宜钧釉琮式瓶
1737 清晚期 陈柏亭制并刻紫泥高汉君壶
落槌价:RMB 6,000元
1738 清早期 紫泥扇形壶
落槌价:RMB 50,000元
1739 清及民国 谿山款锡壶及沈存周制锡罐一组两件
落槌价:RMB 35,000元
1741 清 孟臣款紫泥杨桃壶
落槌价:RMB 20,000元
1742 清 逸公款朱泥笠帽壶
落槌价:RMB 45,000元
1743 清晚期 玉成窯王东石制沈墨仙刻提梁壶
1744 清早期 松鼠百果白泥葫芦瓶
落槌价:RMB 14,000元
1745 清早期 宜钧釉砂胎木瓜瓶
落槌价:RMB 110,000元
1746 清 孟臣款朱泥梨式小壶
落槌价:RMB 22,000元
1747 清 君德 仿古款朱泥梨式壶
落槌价:RMB 50,000元
1748 清康熙 鸣远款朱泥六方壶
落槌价:RMB 300,000元
1749 清末民国 岩如刻紫泥狮球壶
落槌价:RMB 8,000元
1750 民国 吴云根制紫泥如意壶
落槌价:RMB 75,000元
1755 清中期 紫泥彩绘笔筒
落槌价:RMB 10,000元
1756 清中期 汉珍款紫泥螭钮壶
落槌价:RMB 110,000元
1757 清晚期 “大明宣德”款朱泥扁灯壶
落槌价:RMB 7,000元
1758 清道光 玉山款段泥四方壶
落槌价:RMB 65,000元
1760 当代 李艳制朱泥摹古蒼圜式壶
落槌价:RMB 15,000元
1761 当代 许又峰制朱泥摹古砺成古莲子壶
落槌价:RMB 32,000元
1762 清晚期 黄玉麟制愙齊款紫泥铺桂花砂升方壶
估价:RMB 1,000,000-1,500,000
1763 清早期 朱泥贴花夔龙捧寿壶
估价:RMB 28,000-40,000
1764 清晚期 玉成窑王东石制允明刻款龅瓜壶
落槌价:RMB 130,000元
1767 清中期 杨葆年制輞川居士刻人物诗文锡包砂胎升方壶
落槌价:RMB 10,000元
1769 清晚期 黄玉麟制吴昌硕刻紫泥仿古壶
落槌价:RMB 290,000元
1770 清中期 紫砂胎蓝地粉彩鼻烟壶
落槌价:RMB 8,000元
1771 清 鸣远款朱泥平盖壶
落槌价:RMB 22,000元
1772 当代 江建翔制紫泥海圆壶
落槌价:RMB 30,000元
1773 当代 吴东元制段泥兽王壶
落槌价:RMB 75,000元
1774 民国 半匋制紫泥松椿壶
落槌价:RMB 12,000元
1775 当代 江健翔制段泥牛盖莲子壶
落槌价:RMB 38,000元
1776 清 逸公款朱泥壶
落槌价:RMB 48,000元
1777 当代 裴石民制紫泥微型花盆四件
估价:RMB 55,000-80,000
1778 清早期 宜钧釉福禄万代葫芦形水盆
落槌价:RMB 160,000元
1779 清中期 紫砂砚台
落槌价:RMB 28,000元
1780 清早期 陈其渊制朱泥贴花赏盘
1781 清晚期 逸公贡局款段泥圆壶
落槌价:RMB 15,000元
1782 清早期 周发祥制朱泥圆壶
落槌价:RMB 200,000元
1785 民国 岩如制金鼎商标款紫泥石瓢壶
落槌价:RMB 10,000元
1786 民国 冰心道人款段泥三足周盘胡
落槌价:RMB 9,000元
1787 当代 鲁大东刻、鲍行华制段泥石瓢壶及鲁大东刻印章、印屏及书法一组四件
落槌价:RMB 45,000元
1788 当代 汪寅仙制陈雄立書畫红泥红玉壶
估价:RMB 680,000-800,000
1790 当代 唐雲题跋唐雲绘沈觉初刻紫砂壶拓片
落槌价:RMB 8,000元
1791 清早期 周发祥制款紫泥笠帽壶
落槌价:RMB 60,000元
1792 清早期 孟臣款白泥莲子壶
落槌价:RMB 90,000元
1793 清晚期 黄玉麟制紫泥鱼化龙壶
落槌价:RMB 150,000元
1794 清末民国 程(陈)寿珍制冰心道人款紫泥掇球壶一组三件
落槌价:RMB 75,000元
1795 当代 高旭峰制紫泥颖珠壶
落槌价:RMB 30,000元
1796 清 宜钧釉紫砂胎乌龜形摆件
估价:RMB 5,000-8,000
1801 当代 何道洪制石如生刻紫泥高竹鼓壶
估价:RMB 45,000-60,000
1802 清末民国 吴芝莱制莲生刻紫泥东坡提梁壶
落槌价:RMB 48,000元
1803 清 聖思氏款金彩祥云寿字纹紫砂天鸡尊
落槌价:RMB 700,000元
1804 明末清初 紫泥铺砂折肩茶叶罐
估价:RMB 18,000-25,000
1805 清中期 满彩紫砂碗
落槌价:RMB 25,000元
1806 民国 王寅春制朱泥水平壶
落槌价:RMB 95,000元
1807 清晚期 端方款朱泥调砂平盖桑扁壶
估价:RMB 160,000-200,000
1810 清道光 紫泥内施白釉梅花洗
估价:RMB 5,000-10,000
1811 清道光 申锡款段泥掛釉佛手形壁瓶一对
估价:RMB 18,000-25,000
1812 清 邵云琴制杏川刻锡包砂胎圆壶
估价:RMB 20,000-30,000
1813 清晚期 玉成窑伯年款紫泥粉浆帽筒
估价:RMB 15,000-25,000
1814 清 澹然齊款紫泥铺砂壶
落槌价:RMB 12,000元
1815 清中期 世德堂款平盖朱泥桑扁壶
落槌价:RMB 38,000元
1816 民国 毛顺兴出品自怡轩款任淦庭刻紫泥竹鼓壶
落槌价:RMB 22,000元
1817 当代 程十发書畫范丽萍制紫泥圆壶
落槌价:RMB 20,000元
1818 清 朱泥秋水壶
落槌价:RMB 85,000元
1820 民国 任淦庭刻陈宝生制粉浆紫砂盘
落槌价:RMB 5,000
以上内容是关于古代有名的茶壶和古代帝王用的杯子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紫砂壶盖里面有一圈圈环线就不是全手工做的? 紫砂壶底有个圈印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