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瓷壶 如何养陶瓷茶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何养瓷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如何养陶瓷茶壶和如何养瓷壶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如何养瓷壶 如何养陶瓷茶壶1

明代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记载:
“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
说的就是经过不断冲泡、擦拭和使用的茶壶,能发出黯然之光,拿在手上可照见人影。
但现实生活中,能将紫砂茶壶养好的人并不多,一不小心就养脏了,更有人将壶内茶垢养之,想要将一把好壶养的如谦谦君子般温润有光,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技巧!
《一》
紫砂茶壶的“养壶”也称“包浆”,简单地说,就是包裹在器具身上的“光泽”,这种光泽是经岁月氧化、打磨而呈现出的自然光泽。
一般新的紫砂壶表面砂感强,壶身干涩,光泽粗狂,只有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会呈现出平滑自然的光泽与肌理。
紫砂壶“包浆”要靠养,科学的方法是将沏好茶的壶,趁热浇茶汤洗壶,任壶体表面吸收。
由于紫砂壶体壁内有双重气孔结构,使壶透气而不渗水,并容易吸收茶汁,去除新壶土味,留下浓郁茶香。
《二》
勤泡、勤洗、通风、阴干是养壶需要注意的基本通用法则。
需要注意的是,清洗茶壶切忌使用洗洁精或是其他化合物剂。通常饮茶完毕后,将茶渣清理洗净,再用热水再冲一遍,再把水倒干净,注意要壶面朝上放置,让茶壶自然风干。
有些茶友喜欢将茶壶倒扣放置沥干,这样反而容易使水蒸气凝聚在壶内!
《三》
最后,不同泥料的壶有不同特性,根据茶壶特性来选择合适的茶叶冲泡,对于养壶也很重要。
譬如段泥的紫砂壶,透气性与吸附性是紫砂壶中较好的,又因段泥壶一般颜色较浅,若是用来冲泡红茶、黑茶等颜色较深的茶叶,稍有清洁不当,茶壶便容易养花;这样的段泥茶壶,更适合用来冲泡白茶或绿茶这类汤色较浅的茶叶,以此类推!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壶不养不出神”,养壶的意义在于不断在饮茶过程中感觉茶壶的变化,人也随着茶壶温文而润。
但养壶也不是朝夕之事,需得茶人长期的耐心呵护,不可急于一蹴而就!
西施乳壶的特征(西施乳茶壶的来历)(西施壶的来历及特点)
西施乳壶又称西施壶,原名为文旦壶,西施乳壶壶嘴为暗接工艺,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西施壶构造自然,无下坠感,壶体线条简练俊美,舒缓柔和,整个壶身圆润丰腴,浑然天成,因此被称为西施乳壶。
西施乳壶的特征:
2.西施壶壶身设计无夸张,无下坠感,且壶钮不能大,必须精致秀气,圆润挺拔、向上。
3.一般说来,西施壶不适宜做成大的壶型。容量最好把握在150-250mL之间,否则就很难做出西施那小巧和可人感觉来。
4.紫陶西施壶内空间饱满圆润,比较适宜泡那些比较粗老的茶叶,如黑茶,红茶,普洱茶等,建水紫陶西施壶聚温快。
刚好可以泡那些耐泡的茶叶,如果水温不够,茶叶就会漂浮起来,香味释放不出来。
结语:
西施壶的壶嘴短而圆润,体现了西施的内在气质形象。樱桃小口是外在美;而说话圆润,不伤人,是内在美。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如果西施在言行上稍不注意,随时会引来杀身之祸。
再说,人就是再漂亮,如果生一个冲嘴,也不讨人喜欢。那么,在用西施壶喝茶的时候,这个樱桃小口就时时提醒我们,人要修口德,言善信,不乱生事端。
茶具有哪些分别叫什么(茶具属于什么)(茶具的定义是什么)
茶具有哪些分别叫什么:茶盘、茶荷、茶则、茶匙、茶针、茶巾、茶叶罐、茶漏、茶夹、公道杯、烧水器、茶筒、茶导、茶宠、品茗杯、闻香杯、盖碗。
茶具有哪些分别叫什么:
1.烧水器
2.茶海
用来盛放茶具。茶海是一种适应茶的冲饮流程,与古老的根艺家具相结合,既能方便烹茶、品茶,又具有根艺或根雕类审美意识的独特茶具。
3.茶道组
其中包括茶筒、茶则、茶夹、茶拨、茶针、茶漏。
茶筒:用来盛放茶道子。
茶则:用来量取茶叶。
茶夹:用来夹洗品饮对杯。
茶拨:用来拨取茶叶。
茶针:用来疏通壶嘴。
茶漏:用来防止茶叶外漏。
4.茶叶罐
用来盛放茶叶。
5.茶荷
用来展示干茶(图中展示的是自嘉·纳雍绿茶)。承装茶叶后,供人欣赏茶叶的色泽和形状,并据此评估冲泡方法及茶叶量多寡,之后才将茶叶倒入壶中。
6.盖碗
又名三才杯,明清时广为流传即盖为天、托为地、杯为人,合起来曰天地人合一。多用来冲泡普洱茶。
使用时既可以用来泡茶后分饮,也可一人一套,当作茶杯直接饮茶用。制作盖碗的材质有瓷、紫砂、玻璃等,以各种花色的瓷盖碗为多。
7.玻璃小壶
用来泡茶。玻璃小壶的透明性,可以观赏嘉叶的舒展。多用来冲泡绿茶。
在选购的时候也要注意。
结语:
一套茶具包含多个部件,不过我们常用的无非公道杯、盖碗、品茗杯、茶滤。
以上内容是关于如何养瓷壶和如何养陶瓷茶壶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养壶的意义是什么 养壶是啥意思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