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多少目好 紫砂壶目数什么意思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多少目好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目数什么意思和紫砂壶多少目好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壶多少目好 紫砂壶目数什么意思1

紫砂泥料拥有双气孔结构,让紫砂壶泡茶会越来越香,才造就了今天许多壶友对紫砂壶的喜爱。而紫砂壶的透气性好坏,跟紫砂泥料目数的高低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有很多壶友,经常会将壶放在手中把玩,得:细腻、光滑、粗糙、肌理感等感觉,这个也和泥料目数息息相关。为了帮助壶友对紫砂了解,今天来说说“泥料”的目数特征和对泥以及成品壶的影响。
目前做壶的泥料常用的是40目和60目的,其他目数的泥,有人也会用来做壶,80、100目的泥料经常会被用来做泥绘,装饰壶用,16、24和32目的料,对工具的损伤大(有点像生活中的磨刀石),而且在制作过程中,走刀时,刀口一般不会划断砂粒,使得砂因外力的作用而从泥中脱落,我们称为“跳砂”。泥料的收缩大,砂的收缩小,在烧窑过程中,泥很容易把砂挤出来,也是跳砂的一种,在壶表刻字或画时,也会形成跳砂。这样几种情况,就造成了线条上有缺口,平面上有凹坑,也就是所谓的瑕疵。这种情况在壶口和壶盖的边缘经常会有的。
在烧成过程中,颗粒细,则收缩大,烧成温度降低,容易变形。烧成后壶表的金属光泽感强。而粗颗粒在烧成过程中,收缩小,烧成温度提高,不容易变形,成品率提高。
目数越高,透气性会稍弱,却反而利于将茶香逼出,在泡铁观音之类的乌龙茶时,冲泡的温度要保持在比较高的状态,才能达到最佳的逼香效果,这时就可以选用目数比较高的泥料。
紫砂壶喝什么茶最好(紫砂壶应该喝什么茶)
紫砂壶用来泡半发酵茶或者是全发酵茶最好,因为乌龙茶和普洱茶对冲泡水温要求在95-100℃,而且要持久高温才能突显茶叶的特点。紫砂壶具有很好的保温能力,可以让乌龙茶、普洱茶的香味不容易散失。
紫砂壶泡茶
紫砂壶的材质特点
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
1、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稳定性差,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综合分析,紫砂泥属于粒土–石英云母系,颇类制瓷原料的特点,因此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为多种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2、绿泥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团山泥则是紫泥和绿泥混杂共生一起的泥料)。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紫砂壶都有哪些壶型(紫砂壶壶型大全 十大)
紫砂壶的主要四大壶型
属于传统经典款式,历代名家制作比较多,且风格各异。可以划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
其整体三角形、底置三足、平盖桥钮却是构成“石瓢”的基本要素,虽历经几百年,还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续下来,深受人们喜爱。
可分为高井栏、低井栏和方井栏(六方、八方) ,但对于壶的整体形式并没什么大的改变。只是在细节:如钮、流、把、盖上的处理却有着细微的变化,也可以从中看出历史的痕迹。
西施壶,首创者徐友泉,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他自小拜时大彬为师。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可能后人觉得“西施乳壶”不雅,就改称“西施” 。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多少目好和紫砂壶目数什么意思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