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盖碗茶 北京盖碗茶正确的喝法图解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北京 盖碗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北京盖碗茶正确的喝法图解和北京 盖碗茶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北京 盖碗茶 北京盖碗茶正确的喝法图解1

北京人爱饮花茶,北京盖碗茶即以花茶(北京香片)为主要用茶,为了使来宾能品饮到自己喜爱的花茶,表演时特备有四种不同的花茶,以供来宾选择。
表演用具有:印有茶德绢帕、挂绢帕的挂架、装有四种茶叶的茶罐、盖碗、清水罐、水勺、铜炉及铜壶、水盂等。
下面是北京盖碗茶的表演程式和解说:
(一)恭迎嘉宾
中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又是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祥地。茶陪伴中华民族走过5000年的历程。“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用北京盖碗茶为大家敬上一式东方奉茶礼,祝愿大家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二)敬宣茶德
中国茶文化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艺术为一体,是东方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已故中国当代茶学泰斗庄晚芳教授将茶德归举为四项:
廉――廉俭育德。茶可以益智明思,促使人们修身养性,冷静从事。所以,茶历来是清廉、勤政、俭约、奋进的象征。
美――美真康乐。饮茶给人们带来的味美、汤美、形美、具美、情美、境美,是物质与精神的极大享受。
和――和诚相处。同饮香茗,共话友谊,能使人类在和煦的阳光下共享亲情。
(三)精选香茗
中国茶按发酵程度可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北方人喜爱的花茶属于绿茶的再加工茶,又称香片。窨制香片常用茉莉花、兰花、玳玳花、桂花等。窨制花茶要在三伏天进行,因为三伏天的茉莉花香气最浓。今天,我们准备了茉莉毛峰、茉莉珍螺、茉莉春毫、牡丹绣球四样香片,供来宾选用。
一会儿,将为大家冲泡的是由嘉宾刚刚选定的茉莉珍螺茶。
(四)理火烹泉
(五)鉴赏甘霖
好茶要用好水来泡,这是爱茶人的古训。现时生活中,用泉水、纯净水等泡茶的效果也较好。古都北京有不少名泉,如延庆的珍珠泉、卧佛寺的水源头、八大处的龙泉等。今天,我们为来宾汲取了大觉寺的龙潭泉水,这种水硬度只有3度,碳酸钙含量低。用这中软水泡茶,可使茶中的有效成份充分浸出,茶汤明亮透彻,滋味鲜活干 爽。
(六)摆盏备具
自西周起,茶具就从食器中分离出来,成为我国器皿中的佼佼者。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茶的崇敬。饮茶文化推动了中国陶瓷业的发展,精美的陶瓷具又升华了中国饮茶文化。China and tea 成为代表美丽东方的一对孪生姐妹,享誉全球。
选用茶具要因茶而异,沏泡花茶要用盖碗,加碗盖有利于保持香气和清洁;茶碗呈现喇叭形状,可使饮茶人清楚地风见到茶叶在碗中的形态,碗底浅可使饮茶人及时品尝到碗根处的浓酽茶汤;碗托可以护手,又可保温,更显示出古都茶文化的考究与尊严。盖、碗、托三位一体,象征着天、地、人不可分离。
(七)流云拂月
有了好茶好水和适宜的茶具,还要讲究冲泡技艺。温盏是泡茶的重要步骤,它可以给碗升温,有利于茶汁的迅速浸出。
(八)执权投茶
北京盖碗讲究香醇浓酽,每碗可放干茶叶3克。投茶时,可遵照五行学说,按木、火、土、金、水五个方位一一投入,不违背茶的圣洁物性,以祈求经人类带来更多的幸福。
(九)云龙泻瀑
泡茶的水温因茶而异,冲泡花茶要用沸水。先注水少许,温润茶芽,然后再悬壶高冲,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腾,加速其溶解。一般注水七成为宜。
(十)初奉香茗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饮茶习俗众多又各有千秋。江浙一带,喜欢以绿茶待客;广东、福建、台湾则爱用乌龙茶、普洱茶。富有民族特点的还有蒙古的奶茶、云南的三道茶、湖南的擂茶等,真是五彩纷呈,美不胜收。今天,为来宾奉上茉莉珍螺茶,请品赏。
(十一)陶然沁芳
在饮用盖碗茶时,用左手托住盏托,右手拿起碗盖,轻轻拂动茶汤表面,使茶汤上下均匀。待香气充分发挥后,开始闻香、观色,然后缓啜三口。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之后,便可随意细品了。
(十二)泉入龙潭
(十三)品评江山
对茶的品味因人而异。评茶的方法有:眼观、鼻嗅、口尝。花茶以形整、色翠、香气浓酽为好。
(十四)百味凝春
在品饮之间佐以茶食,能更好地体会茶的韵味。今天,我们准备了茶点,雅号凝春,请来宾品尝。
(十五)重酌酽香
茶要趁热连饮。当客人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的茶汤时,主人就应及时添注热水。
(十六)再识佳韵
(十七)即兴诵章
茶能清诗思,助诗兴。几千年来,古人留下了几千首茶诗,今人的茶诗也日见增多。在此,我们共同欣赏一首著名茶诗,唐代卢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孤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全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心灵。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十八)书画会赏
茶圣陆羽也有一首著名的茶诗《六羡歌》,抄录于今天这幅《陆羽品茗图》上。此画出自陆羽故里湖北天门志清和尚之手。也许是陆羽24岁离家后再也没有回去过的缘故吧,天门人民心中的陆羽如画中所绘――永远是年轻的。
(十九)尽杯谢茶
(二十)嘉叶酬宾
为了向来宾表示敬意,我们特向来宾代表奉上一些茶叶,请笑纳。
(二十一)洁具收盏
(二十二)茶仓归一
道家认为:万物的一生一灭都遵循着“道”的循环规律。中国茶人自唐代开始就提出了“茶道”的概念。古今茶人常把温盏、投茶、沏泡、品饮、收杯、洁具、复归,视为是一次与大自然亲近融合的历程,是茶道精神的体现。
(二十三)再宣茶德
(二十四)致谢话别
茶的7/16种冲泡方法——盖碗身上(盖碗冲茶的正确方式)
茶的冲泡,讲究技法,更讲究心性,体现了人之百态
第七篇盖碗身上自由的责任
手起轻倾,手的弧度带动盖碗的跃动,茶汤于是在盖碗优美的弧线下,倾泻而出。
那美丽的三角面,是水的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一次次顺畅的出汤,带给茶人们一泻而下的快感。
这便是使用盖碗的过程里,迷人的地方。
学茶小知识插入
知识点一:出汤的三角水面
出汤过程里的三角面形成,是出汤顺畅的表现,茶汤跟茶得以迅速分离,冲泡时间得以控制。三角面的形成跟出汤时的技巧有关,跟盖碗的设计也有关系。
1.选择薄胎、轻巧的盖碗;
2.开口的大小控制得当,根据茶叶的粗细决定,以茶叶不会随茶汤漏出为宜;
碗身的拐角处贴近出汤容器边缘
碗身翻转角度不超过九十度
再者,盖碗的设计灵活度十足。碗身的优雅,当倾斜角度得当,便更加方便了我们对注水入碗的水流状态的控制。一杯茶的滋味到底由什么决定?茶水比、时间、水温。。。还有这水与茶交融的方式,盖碗,让这一切都可以随我们的心意来控制。这个控制我们叫控制“水的状态”,也叫控制“注水方式”。
盖碗操作的灵活度,让泡茶的自由性更大了。想要什么样的滋味?看看你怎么操作盖碗吧!
学茶小知识插入
知识点二:盖碗设计分析
1.优美的弧线,不仅是优雅外观的体现,更是水的路径。这样的曲线增加了水的柔和;
2.碗身的空间任由水和茶的共同发挥,可以让茶快速打开;
3.盖的缝隙能翻动、能固定,用中指轻轻就能控制;
4.直接饮用的时候,托的使用既优雅,又能固定碗身以及防烫。
无论是松散型,还是紧实型;无论是细嫩的芽,还是粗老的叶,盖碗总能表现出茶最真实的一面。
盖碗泡茶的自由度,带来的是盖碗使用的广泛性。盖碗因此可以适应各种茶的冲泡要求,可以说,一个盖碗在手,再也没有喝不好的茶了。
自由度,因此成就了盖碗的包容性。
心,于是可以恣意奔跑。
且不说,有多少人可以了解自己真实的心吧。自由,难道不是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的吗?就像这小小的盖碗。因为它设计灵活,“能”泡好各种各样的茶,所以才拥有泡茶上的自由。泡好每一种茶,这个重大的责任它完美地完成了。
自由的心,包容的心,是美丽的,跟肩膀上的责任并驾齐驱。就像这在茶的世界里独居首要主泡位的“盖碗”。
新陶瓷茶具怎么清洗(新买的陶瓷茶具怎么清洗)
新陶瓷茶具在清洗时,需要消毒去除新壶的土味,可以采取煮的方式消毒,也需要通过食用醋来浸泡。
白瓷茶具是一种瓷器,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
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一般买来的白瓷茶具,都要要清洗消毒,去除新壶的土味,有人采用煮的方法来消毒,即用干净无异味的锅盛水,放壶入水中,小火煮开,放一些茶叶入内,煮一段时间后将白瓷茶具取出,放在无异味的地方晾干,煮壶,火不可过猛。时间约半小时为宜。煮过的白瓷茶具,捞起来让它阴干,之后以清水洗涤,别让煮过的茶渣留在白瓷茶具内,再让白瓷茶具阴干。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劣质陶瓷茶具,往往重金属超标,而且醋酸能溶出陶瓷里的重金属,所以,劣质陶瓷擦杯具最好不要用白醋泡洗,用白醋泡洗后的茶具一定要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重金属醋酸盐溶解残留。
陶瓷茶具在清洗时,注意相关的方法。
以上内容是关于北京 盖碗茶和北京盖碗茶正确的喝法图解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紫砂茶具哪种好 紫砂茶具推荐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