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壶的发展 紫砂壶的发展史

时间:2023-08-05 23:32:25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的发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的发展史和紫砂壶的发展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壶的发展 紫砂壶的发展史1

紫砂壶的发展 紫砂壶的发展史

图文| 砂海墨韵

 来源 | (ID:zisha5)

纵观紫砂数百年的可考历史,能工巧匠辈出,犹如天上的繁星闪烁着光芒。

其中有这么几位古人,他们每个人的出现都是紫砂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或开宗立派,或承上启下,深刻地影响了紫砂壶的发展进程。

01供春:传为紫砂鼻祖

供春也作龚春,传说他姓龚,名春,是制作紫砂壶的鼻祖。

据《阳羡茗壶系》所载,供春是吴颐山的家僮。吴颐山是宜兴人正德九年进士,早年,吴颐山曾在金沙寺读书,供春随侍左右。

 

供春像

当时在宜兴金沙寺中,有一位爱好品茶的僧人,很会做紫砂壶。空暇之余,供春就偷偷地学寺中老和尚做壶。

 

汪寅仙 灵芝供春套壶 

后来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的瘤节)形状做了一把壶。

 

老段泥 供春壶

烧成之后,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龚春抑制不住满心的喜悦,捧着新制的茶壶,恭恭敬敬地去请教老和尚。老和尚见了,双目一亮,连声赞叹:“好壶,好壶!后生可畏!”当即取名为“供春壶”。

02时大彬:改进制壶工艺

时大彬是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乃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壶艺精湛,时人争求,有“宫中艳说大彬壶”一说。

 

大彬圈钮壶

时大彬对紫砂壶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成型方式,即“打身筒”的技法。

 

大彬六方壶

“打身筒”以泥片成型法制成身筒,抛弃模具,全靠手工拍打,形成一套合理完善的工艺与技术。大彬的这一创举是紫砂壶成型工艺中的最大变革。

 

鼎足盖大彬壶

这种独特的成型技艺,奠定了宜兴紫砂发展的根基,直至今天仍然沿用,是紫砂工艺史上的里程碑,使紫砂技艺能够在众多技艺中独树一帜,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03陈鸣远:开创壶体刻铭之风

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

 

陈鸣远 千载杯

陈鸣远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

 

陈鸣远 传香壶

从而把壶艺、品茗和文人的风雅情致融为一体,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极大的提高了砂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04邵大亨:一壶千金,几不可得

邵大亨,是活跃于清中期道光、咸丰年间紫砂巨匠,所制茗壶以朴素和有风骨见长。

邵大亨 掇球壶

邵大亨是继陈鸣远之后,在砂艺上达到又一顶峰的人物,被视作紫砂艺史上杰出的里程碑。

 

邵大亨制德钟壶

顾景舟大师赞誉邵大亨,选泥精练,造型审美奥邃,创作形式完美,技艺的高超。更称他为:“清嘉道以后百五十年中,无有超越他之上者”。

05陈曼生:文人壶第一人

陈曼生,“西泠八家”之一,是名噪一时的钱塘才子。嘉庆年间,他在溧阳做县令。

 

陈曼生 飞鸿延年壶 故宫博物院藏

虽为官清廉,政绩斐然,但他对朝中阿臾之事并无兴趣,寄情书画篆刻,茶道紫砂,追求的只是精神的自由。

 

陈曼生 清水泥柱础壶

他设计紫砂壶,交与紫砂艺人制作,把绘画的空灵,书法的飘洒、金石的质朴,有机地融进了紫砂壶艺。

使紫砂艺术进入了历史上的又一昌盛期,开创了文人壶的新纪元。

06瞿子冶:曼生之后第一人

瞿子冶(1778年——1894年),上海松江人,名应绍,字子冶,初号月壶,改号瞿甫,又号老冶。

 

吉安制瞿子冶铭石瓢壶

和陈曼生一样,瞿子冶也酷爱紫砂,也定制紫砂,他则亲自操刀镌刻。

 

杨彭年制 瞿子冶铭

他以自己的才气、魄力把文人紫砂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被誉为“曼生之后第一人”,他自号“壶公”,确实名副其实。

养壶篇 l 劝君备好养壶巾,不当回事壶遭殃!

一般来说,在续水、倒茶,或换茶叶等品茶的种种准备之际,用冷水浸 过的洁净茶巾,在有意无意之间擦拭壶体。这是“内养外护”的结合。

用湿茶巾擦拭壶体,一是有利于壶体的按摩;二是 有利于壶内的茶汁增强穿透力,增加茶汁在壶体“空隙”中活动、流动的速度,频率。

不用“汗手”摸壶,有人养壶,不喜欢用养壶巾擦,而是喜欢用手摩挲。认为通过人手上“油”的摩擦能让壶油光发亮,养出最快的效果。

但其实,品茶讲究“静”,养壶也要讲究“净”,常言说人是“泥人”,天天洗澡也有灰。那灰、那脏,就是汗液与灰尘的固化。人汗凝固在壶上就是灰的脏的东西的积累,用“汗手”摸壶,等于天天不洗脸,还往脸上抹黑。

玉不琢不成器,壶重养养出神。因壶适茶,因茶选壶,用壶养壶养出道理,愈是好的泥料的壶,愈容易养出精神。

壶,就是你自己。从心理层面讲,安静耐心的养壶,就是耐心细致而柔软的善待自己。

紫砂界的“神奇泥料”?用热水浇淋宛若仙壶!

紫砂圈中有着一种神奇的泥料,它的名字叫做—“玉砂料”!但很少有朋友对其有过透彻的了解,今天小编就要带大家认识一下这种珍稀的泥料!

玉砂料是“璞玉”但非“璞玉”,玉砂料非天然形成,是做壶师傅用各种紫砂泥料调配而成,调配的泥料有很多,比如豆青泥、大红袍、黑紫泥等等。而在调配的泥料当中,最成功的就要数玉砂料了!

玉砂料是种透气性极强的紫砂泥料,如果在北方比较冷的天气,能很明显的看到壶身热气腾腾的现象,宛若仙壶,着实令人着迷。但玉砂料的神奇之处不在于它的稀少,而取决于它的特性!

透气性极强

包浆极快

养好一把壶,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用玉砂料做的壶很容易包浆,几天就可以了。这无疑给那些缺乏些许耐心的壶友带来了福音哦。

把玩舒适

玉砂料的壶,摸上去感觉非常细腻爽滑,用之越久,感觉越舒适。

玉砂料重新开发得益于王福君与陈顺培师徒两的潜心钻研,清朝末期玉砂料就有使用记录,因此壶使用过程中云雾缭绕而被戴上了神秘的面纱。但越神秘的东西越不往外传,加上当时国局动荡,玉砂料犹如昙花一现,再也没人使用过。多年来宜兴大师们对玉砂料的研究可谓是呕心沥血,最终被王福君、陈顺培师徒两研究出来最为接近的古书籍记载的泥料。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的发展和紫砂壶的发展史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紫砂壶的发展 紫砂壶的发展史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38699.html

上一篇:4号井底槽清紫砂壶 四号井底槽清紫砂壶鉴别方法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