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如何区分龙井和西湖龙井的区别 如何区分龙井和西湖龙井茶的区别

时间:2023-05-22 20:05:14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如何区分龙井和西湖龙井的区别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如何区分龙井和西湖龙井茶的区别和如何区分龙井和西湖龙井的区别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如何区分龙井和西湖龙井的区别 如何区分龙井和西湖龙井茶的区别1

如何区分龙井和西湖龙井的区别 如何区分龙井和西湖龙井茶的区别

网上有一句话说的挺有意思“不是所有的龙井,都叫西湖龙井”。  

龙井与西湖龙井确实不是好区分的!先说定义,简单的来说他们不是一个概念。龙井茶包括了西湖龙井。龙井茶在产区范围和茶树品种要求等方面都比西湖龙井茶更宽泛一些。  

西湖龙井,以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所辖区域内的龙井群体、龙井43、龙井长叶茶树品种的芽叶为原料,采用传统的摊青、青锅、辉锅等工艺在当地加工而成的,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品质特征的扁形绿茶。  

西湖龙井

第一个,原料来源和加工地点都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所辖区域。这个范围以外的地区出产的茶叶鲜叶,哪怕使用与西湖龙井相同的加工工艺,所制作出的茶叶也不能被称为西湖龙井茶。  

而浙江还有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这两个产区的龙井茶被称为浙江龙井。比如新昌大佛龙井,嵊州龙井等!而出了浙江,产自其它地方的,以龙井工艺制作,茶形扁平的茶也都冠以“龙井”茶,比如江苏龙井、四川龙井等。  

第二个,茶叶品种。

1.群体种,龙井中最早品种,一般来说,群体种采摘的时间较其它品种要晚一些,大约在清明左右。该品种的种植面积仅限于西湖产区,面积十分有限。  

2.龙井43。应该说是种植最广泛的品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分枝密。育芽能力特强,发芽整齐密度大,芽叶短壮少毛,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儿茶素总量12.1%、咖啡碱4.0%。适制雀舌、龙井、玉叶等扁形名优绿茶。  

特点:香味和浓度都适宜,回甘持久,龙井43一般适合炒制成绿版,汤色清绿明亮。  

3.平阳特早中叶类、灌木型、特早生种。青岛地区名茶开采期4月中、下旬,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特点:香气高是它显著的特点,同一时期采的茶叶,平阳早品貌上要好些,但口味稍微清淡。  

4.浙农117浙江大学选育的优质、高产、早生的红绿兼用的无性系良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  

持嫩性强、适制扁形与针形茶、芽壮色绿。发芽时间早、青岛地区名茶开采时间在5月上旬、育芽力强、抗逆性强,特别是抗寒性突出、制成的绿茶香高持久、滋味浓鲜爽口。  

5.浙农139浙江大学选育优质、高产、早生的无性系良种茶树良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春茶开采期比早生种福鼎大白茶早7天左右,适制名优绿茶,香气高而持久、味鲜醇有回甘,并有耐贮藏的特点,单产比福鼎大白茶增27%。叶色翠绿、产量高。  

优点是持嫩性好、抗寒性强,缺点是抗病性稍弱。  

6.乌牛早该品种成熟最快,一般立春一到就开始发芽,公历3月上旬就可以开摘。由于乌牛早外形和西湖龙井相似,产量也很大。  

第三个,工艺以及品质差异。一方水土养一方茶,不同产区的生态条件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产出的茶叶风格都是不一样的。  

龙井茶是绿茶扁炒青的一种。在茶青采摘回来后,需进行的工序一般有:摊晾、杀青、回潮、辉锅、分筛归堆、收灰。  

前面提过传统的西湖龙井是用群体种制作的,它采摘的时间在清明前10天左右。有的年份倒春寒的话,采摘的时间还要更晚,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明前茶珍贵!除了内含物质上的优势(酚氨比结构更好、水浸出物总量更多)和相应的口感上的优势,关键也是因为它的量太少了。  

再说到龙井43。3月中旬头采,3月下旬能在市场上见到。如果你在此之间就买到了西湖龙井,可能就真的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说来说去,茶毕竟是品出来的。从外观来看,你可能需要放弃掉一些你认为非常“漂亮”的茶。比如说看起来碧绿水润的。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西湖龙井不是鲜绿色,而是黄绿色的,手工炒制的还要比机器炒制的颜色更暗一些。看嫩度的话,不用去挑选看起来很整齐、很小很嫩的茶,西湖龙井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一叶到一芽二叶初展,并不是越小越嫩越好,形态丰腴饱满的才是上品。

如何才能种出好茶叶呢?

好茶需求明显但供应不足!好茶需求明显确实不错,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兜里有钱了,买点好茶消磨时光,但说供应不足就不准确了。准确的说是喝茶的茶友不知道好茶哪里卖靠谱。  

全中国产茶省份地区这么多,从绿茶到红茶黑车老白茶,每个地方都有好茶也都能产出好茶,但是关键就是可能本地人知道我们这茶好,但是外地茶客不知道啊,这里有一个消息差异的问题。真正的好茶销不出去,销出去的未必就是好茶!

怎样区分好茶?

 

至于第二个问题,如何种出好茶!  

选种很重要。种茶前,考察下当地的市场,了解下当地什么茶销量好,都喝些什么茶?这一点很重要,虽然以后面临的市场未必就是本地市场,但是未来要想打出名头,是离不开当地茶叶规模化发展的!  

至于什么品种好。举个例子,绿茶为例。世面上最火绿茶无非就是西湖龙井,安吉白茶。这些茶大体都是中小叶种,龙井43,安吉白,黄金芽等品种。这一类绿茶自带流量。  

但是就算是龙井茶。你知道它内部有哪些品种嘛?哪些跟受欢迎呢?龙井43,中茶108,浙农117,还有一些土茶龙井!  

至于哪个品种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世面上最多的就是龙井43,价格也最稳定!  

选完合适的品种,接下去就是种植的管理了。  

茶园的开发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土壤的肥力状况,土层的是否深厚,茶园是否能够顺利取水灌溉,这些都是前期要考虑到的,也都是可以适当的改变的!  

除此之外,日程的茶园管理。要想种出好茶,一定要勤管理。日常除草,日程施肥,灌溉,等等。茶叶种植不是简单的,长期的坚持下去才能有收获!

茶叶该如何栽培?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人工栽培,据考证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茶树品种资源种类繁多。许多地方都产茶。但主要集中在南部各省份。基本分布在东经94度到122度,北纬18度到37度的广阔范围内。茶树是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树种,要求温暖多雨的气候环境,酸性土壤的土地条件。南方地区,多山云雾散射光多,日照短,昼夜温差大,气候阴凉,对形成茶叶优良品种有非常有利的地理条件。  

茶叶栽培

茶叶的生长过程离不开五大要素!光照,热量,水分,土壤条件,以及地理环境!在适宜的条件下,茶叶能够正常的生长发育,茶叶产量高品质好,相反,不良的条件则影响茶树的生育。  

那么改如何更好的栽培茶叶呢?  

第一:茶树良种的选育。  

选择栽培哪种高产良种很关键。直接影响到后续茶园的经济产出。优质的品种主要有几个特性:高产稳定,品质优良,抗性强。  

高产,目前世面上的品种较多,知名的入龙井43号。  

品质是产品能满足一定特殊需求,满足喝茶者市场的喜好,如最近几年绿茶里比较火的安吉白茶,黄金芽等品种。品质出众,市场价值高。  

而抗性,主要是抗旱抗病害抗冻能力。茶树生长规程难免会遇到不可抗拒环境影响,有时会对茶树生长造成不可预估伤害,因此,选择抗性强的品种,利用品种自身遗传因素来抵御是最直接的方法!目前国内,培育的品种基本上具备,抛开一些特殊品种,古树种,野生种之类的!  

第二,茶园的建设  

高产茶园要满足以下几个特性:茶园土层厚度合理,茶树合理密植,茶园能灌能排。  

土层厚度:茶树是深耕细作,物土层肥厚有利于根系深扎,充分利用土壤营养,增强茶树抗旱抗寒能力,达到枝繁叶茂的目的。因此茶园的土层必须要深翻,要在茶树种植前完成。  

合理栽植:茶树合理密植,一,环境条件和品种特性而异。比如雨量分布均匀的地区。水源充沛,其密种植密度可以相对较高一点,反之种植种植密度应该较低。从我国现有的高产茶园种植密度来看,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每亩种植在1000左右是比较适宜的。  

茶园灌溉:茶树具有既怕旱又怕涝的特性,在干旱季节水分是茶叶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在雨水的丰沛期。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差的茶园,又容易造成茶园的水土流失,对茶产生长不利。因此建设新茶园必须要建立合理的排水,灌水系统保持水土,既能排能灌。  

第三,茶园管理  

茶园日常管理对于茶树生长也是很重要的。主要表现在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采摘修建管理等。  

水肥管理:顾名思义,土壤肥力状况和水分状况。保持土壤肥力创造营养元素的合理循环和平衡,才能保证茶树的良好生长发育,不断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和效益,因此必须遵循经济合理科学的施肥原则,因地制宜,因茶树的品种和不同的生育期采取适当的施肥方法,适时适量的使用,多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科学追肥。  

至于病虫害管理方面。以目前的技术来看,化学防治还是少不了的。,完全达到有机生态农业。对于大规模的茶叶种植,还是不现实的。因此。日常茶园管理多除草,勤修剪,多采取生物防治措施,比如灭蚊灯,灭蚊板,诱虫板等。  

种植茶叶后续的管理是很重要的,费时费力。一定要勤管理。

以上内容是关于如何区分龙井和西湖龙井的区别和如何区分龙井和西湖龙井茶的区别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如何区分龙井和西湖龙井的区别 如何区分龙井和西湖龙井茶的区别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5221.html

上一篇:绿茶的五大神奇功效是什么 绿茶的五大神奇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