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景德镇陶瓷茶具市场 景德镇陶瓷茶具批发市场在哪里

时间:2023-08-03 16:31:54 浏览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景德镇陶瓷茶具市场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景德镇陶瓷茶具批发市场在哪里和景德镇陶瓷茶具市场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景德镇陶瓷茶具市场 景德镇陶瓷茶具批发市场在哪里1

景德镇陶瓷茶具市场 景德镇陶瓷茶具批发市场在哪里

(图源于新浪博客云卷云舒)

上接。茶器企业占据了景德镇注册陶瓷企业的半壁江山,这足以说明近年来我市陶瓷茶器市场发展的迅速。

然而,尽管陶瓷茶器这支陶瓷产业“生力军”不断发展已成不争的事实,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我市茶器市场并非一片“春光明媚”,黯然离场的也大有人在。

几人欢喜几人愁

从市场调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茶器企业和茶器店经营者认为,景德镇茶器市场整体向好,但对于自身的生存状况,大家又各有说辞。

“蛋糕虽然大了,可分的人也多了,为了能多抢一点市场份额,大家压力都不小。”国贸陶瓷广场某茶器经营者余老板说,以国贸陶瓷广场为例,在这里开店的,有些商家纯粹是进货卖,赚取中间差价,刨去店租和店员工资,剩下的都是利润。

而自营店则不同,不仅有店面开支,还有作坊开支,都是不小的数目。“我以前搞加工,前年开始自己开店,压力很大。”余老板如是说。

记者调查发现,和余老板一样,感觉“压力山大”的茶器企业和茶器店经营者为数还不少,当然坦承“过得去”“还不错”的也大有人在。

“像诚德轩、宝瓷林等茶器品牌,在景德镇就处于顶尖市场,这些茶器大多被收藏,而高中低档则要根据生产的精细程度和品牌价值等进行综合评判。”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以“顶尖、高、中、低档”对景德镇茶器市场进行了条分缕析。

他说,虽然这些顶尖和高端品牌的茶器价格动辄过万,少的也要千元起步,但因为市场把控能力强,在市场上如鱼得水,反观一些中低端茶器,竞争则十分激烈。

高端市场茶器的消费群体都是高端人群,与价格相比,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品质。由于高端品牌茶器企业有着各自的市场定位和生产专长,他们大多数是差异化竞争,只要沉下心来做有品质、有文化底蕴的产品,不仅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还能开疆拓土,领跑“蓝海”市场。

而中低端市场则不然,无论是茶器企业还是专营店,都是在“红海”博弈,风险不容小觑。

“主打中低端市场的茶器生产企业,因为缺乏创新能力,仿冒盛行,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最终比拼的只能是价格。”业内人士分析说,加上一些企业和门店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使得市场价格战趋于白热化,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样,即便是在“红海”博弈中幸存的企业,也早已伤痕累累,日子自然不会好过,更不用说那些铩羽而归者,他们大多会选择黯然离场。

品牌需要坚守

在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副会长、景德镇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会长、景德镇诚德轩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元阳看来,许多身陷“红海”的茶器企业和商家,大多缺乏品牌意识,或缺乏构建品牌的思路,因而与一些发展不错的茶器企业相比,生存状况迥然不同。

“一个品牌企业,需要有一套统一的价格体系。给产品定价,既是一个企业对产品自信的一种表现,也是企业信誉的一种体现。”苏元阳将价格体系作为品牌的第二要素。

事实上,诚德轩自2023年实行全国统一价后,曾面对不少熟人的讨价还价要求,但价格始终没有动摇过。

在景德镇茶器市场,像苏元阳这种坚守品牌的企业和商家并不多见。来自北京的朱女士告诉记者,她在景德镇陶瓷城买了一套青花茶器,店家开价560元,最后以260元成交,可买了以后她感觉自己吃了亏。

类似朱女士的购物体验,不少外地游客都有同感。“在景德镇买瓷器,最终花多少钱,全凭你和店家去斗智斗勇。”江苏靖江的马先生形象地说。

创新能力被苏元阳列为成熟品牌的第三要素,同时他也坦承,这一点并不是所有茶器企业都有能力做到的。

“我是从经营小作坊起家的,清楚的知道小作坊很难创新,因为资金这个瓶颈往往难以突破,制约了很多小作坊的发展。”紧接着,苏元阳话锋一转:“不过,资金可以慢慢积累,但创新意识却不可缺位。”

“任何品牌都离不开文化。”苏元阳告诉记者,这既要求品牌创始人要时刻清楚自己每件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内涵,也要求他在经营上能有长远的目光和准确的市场定位。

“严格来说,现在景德镇市场上大部分茶器企业都称不上品牌,尤其对于一些刚起步的茶器企业。”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受资金制约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一些茶器企业距离品牌还很遥远,但经营者却始终要有品牌意识,并付诸行动,才能“站在风口上飞起来”。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目前景德镇茶器市场整体向好,但这只能是对销售额的一种表现,只有当“品牌”越来越多,景德镇茶器市场才能真正步入健康、蓬勃的发展期。

原题《角逐红与蓝,冰火两重天景德镇陶瓷茶器市场走笔

建水紫陶:茶具艺术的纯粹之美(建水紫陶文化内涵)

提到建水紫陶之美,我们所获得的不会只是视觉的唯美,它会使我们感知到拙朴、文雅、润泽而又温情脉脉的陶的情怀;它从本质上呈现出简朴、纯粹、天真,以至信仰之中的和谐自在;它是云南之南的土地上,人们修身养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生境界。

不论你是何人,只要触摸到建水紫陶,并以平淡、真诚、朴素的心与它相处,就有可能体悟到生活之美和人生之善的妙处。

任何造型之艺术,都有其本身的审美特点,这些特点是人们能够借以识别的依据。建水紫陶之美所构成的独有的建水紫陶美学,概而言之,殆有形、色、质、饰、工、韵、用、新八美。

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形由神聚,神自形来。在造型艺术中,任何美的形式都必将要落脚到具体的“形”之上。

形之美可谓建水紫陶的首要之美。建水紫陶发自民间,又深受儒、雅文化的影响,造型讲究中正、圆融、稳重、匀称之美,精品佳作形态端庄,缘线挺括,自然流畅、大方舒展。

建水紫陶经典器形的生成,是东方民族传统审美、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在造物艺术上的反射,它充满着理性的把控又富有情感的韵致,既单纯又丰实,既生动又严谨。

点与线、线与面、线与线、面与面之间或丰腴或瘦劲,或粗犷或清秀,或稳实或流畅,或和谐或变化,正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综合)

银壶纯度的重要性(如何判断银壶纯度)

我们一说到银壶,纯度就成了绕不开的话题。银壶的纯度,到底有多重要呢?

纯银不纯,好银壶不“薄”

纯银到底有多纯?纯银其实并不纯!

国际纯银标准是925银,当银含量达到92.5%时,就称为“纯银”。银纯度越高就越柔软,而且容易氧化。

西方在19世纪中叶就研发出了925银,不仅硬度提高很多,抗氧化能力也变得很强。自从1851年蒂芬妮推出第一套925银饰品后,925银便开始流行看。

真正高纯度的白银称为足银:纯度达到99.0%时称为足银,99.9%千足银,99.99%万足银。

国内足银广泛用于用于生产各类银饰品。

目前我国市面上大部分银壶生产商采用银料为国标一号银,国标一号银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9月17日颁布的国标GB/T41352002中的纯度为99.99%的白银。

但是,大多数厂家在切割原料、银砖化银压板的过程中,加入0.5%到1%的铜,而其成品银壶纯度只能勉强达到99.0%。

追求轻且薄银壶的壶友一定要注意,特别轻薄的银壶纯度一般在95.0%左右甚至更低。

壶身厚重些,烧出的水韵味会更足。

纯度高,养生效果好

从体验上来说,高纯度的银壶烧出来的水是甘甜的,能使茶汤变得柔润丝滑,茶香四溢。低纯度的银壶烧出来的水往往有些许的晦涩难咽,对茶香的激发效果也不稳定。

从安全角度来说,高纯度银壶杂质的含量微乎其微,对身体有益无害。低纯度银壶,除铜外,或多或少含有铅等杂质。

铅是众所周知的毒性重金属,一旦进入人体就很难排出。铅超标则会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产生危害。

纯度高,看起来更漂亮

从感官上来看,同样是亮面的新壶,高纯度银壶会给人一种透亮的感觉,并有镜面效果(高纯度白银反射率可高达99%)。

低纯度的银壶则壶身发暗,没有那种晶莹剔透的感觉。

在银壶使用过程中,银与硫化氢等起反应,表面发黄变黑,属正常现象。高纯度银壶经过精心保养后表面会形成均匀的氧化层,油润有光泽。

低纯度银壶则由于杂质析出或与空气中某些物质其反应后生成不同颜色的化合物,壶表面斑驳陆离,颜色不统一,且暗淡少光泽。

纯度高,工艺价值高

从一块银板,到一件精美的银壶作品,需要经过化银压板、制胎、錾刻、焊接组装、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

焊接时,银料纯度越高焊接难度越大,为保证成品只能使用高纯度焊药。打磨抛光时,纯度越高越容易出现划痕

根据蟠龙工艺的生产现场统计,不掺铜的银壶与掺铜的银壶比较,同样工艺质量要求,大约要多花50%的工时。

好银壶,少做旧

有的壶友或是没时间打理银壶,或是不喜欢新壶的感觉,就直接入手了做旧的银壶。许多厂家也会在银壶出厂前就做旧了。

个人认为好银壶不宜做旧。一是新银壶,要的就是足银本身晶莹剔透的感觉,表面做的乌漆墨黑就不是足银的感觉了;二是做旧的材料大多是不能食用的化学原料,即使是表面做旧,对水质依然会有或多或少的伤害;三是有些厂家做旧,主要目的是遮掩银壶瑕疵,比如壶身不周正、表面不光滑、砂眼焊缝划痕等等。

正所谓一黑遮九丑。

以上内容是关于景德镇陶瓷茶具市场和景德镇陶瓷茶具批发市场在哪里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本文标题:景德镇陶瓷茶具市场 景德镇陶瓷茶具批发市场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www.chayixing.com/article/37058.html

上一篇:建盏 建盏茶杯知识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喜欢茶知识就经常来哦!